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12/18 6:3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 1.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0引用:1难度:0.7
  • 2.味觉是由溶解性化学物质刺激味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咸味食物中Na+浓度比唾液高,Na扩散进入味觉细胞,使其膜电位改变,促进递质释放,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形成咸味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61引用:13难度:0.7
  • 3.神经系统中有一种特殊的突触,这种突触间隙极小,仅有2~3nm。带电离子和局部电流可通过相邻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直接传递信号。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6
  • 4.某成年人从25℃环境来到10℃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49引用:52难度:0.7
  • 5.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图。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

    组卷:39引用:4难度:0.5
  • 6.下表是两位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液化验单的部分结果。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甲状腺激素含量 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
    患者1 低于正常值 高于正常值
    患者2 低于正常值 低于正常值

    组卷:31引用:4难度:0.7
  • 7.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分别从其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动脉采集尿液和血液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表.据此结果可以推测注射食盐水后(  )
    尿液     血浆
    体积(mL/单位时间) Na+(mg/kg) K+(mg/kg) Na+(mg/kg) K+(mg/kg)
    注射食盐水前 25 15 35 155 45
    折射食盐水后 40 12 30 135 37

    组卷:63引用:23难度:0.7
  • 8.将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胰岛素、定量的抗胰岛素抗体与待检测的血液混合,待检测血液中的胰岛素就会与带标记胰岛素竞争,与抗胰岛素抗体结合;再将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离出来,检测其放射性强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81引用:24难度:0.7
  • 9.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7
  • 10.如图所示实验的目的是检测(  )

    组卷:11引用:4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0分,共6道小题)

  • 30.失眠严重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损伤人们的身体健康。失眠者白天出现精神不振、疲乏、易激怒、困倦和抑郁等表现。褪黑素作为由松果体产生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其分泌昼少夜多,夜间褪黑激素分泌量比白天多5~10倍它能使人入睡时间明显缩短、睡眠持续时间延长,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
    (1)如图为褪黑素的分泌调节图,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光周期可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这是一个反射过程,其结构基础为
     
    。请完成褪黑素分泌的反射路径:光周期信号刺激→视网膜的感觉神经末梢产生
     
    →传入神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
    (2)松果体细胞产生的褪黑素又可抑制SCN的兴奋,从而使褪黑素的分泌量维持稳定,此机制属于
     
    调节。褪黑素需经体液运输才能与SCN上相应
     
    结合发挥作用。控制松果体细胞分泌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不需要经血液运输即可实现调节松果体的活动,因为
     

    (3)研究发现,不同波长的光对褪黑素的分泌量也有影响。H蛋白是褪黑素合成的关键酶,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小鼠,得到以下结果:
    实验处理 酶H相对活性(对照) 酶H相对活性(处理96h)
    紫外光 373 314
    蓝光 319 137
    绿光 323 76
    红光 325 326
    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4)长期熬夜的人褪黑素水平通常比正常人低,一些辅助睡眠的药物中含有褪黑素,但是褪黑素增多有可能引起季节性抑郁症,请综合上述分析,提出利用褪黑素调节睡眠的两条合理建议:
     

    组卷:74引用:4难度:0.5
  • 31.201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对肿瘤免疫治疗有杰出贡献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其中艾利森教授因发现了T细胞表面的CTLA-4蛋白可以作为免疫系统的“刹车分子”并将它应用于治疗肿瘤而获奖,请分析下列相关问题。
    (1)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前两道防线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又称为
     
    ,第三道防线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三道防线构成统一的整体,共同实现免疫功能,防止肿瘤发生属于其中的
     
    功能。
    (2)研究者通过转基因的方法让体外培养的小鼠结肠癌细胞膜上表达B7-1蛋白分子,B7-1可与T细胞膜上的CD28蛋白或CTLA-4蛋白结合,传递抗原信息。将等量的培养的这些结肠癌细胞分别注射到三组小鼠体内,每组小鼠在注射结肠癌细胞后的第0、3、6天分三次分别注射等量不含抗体的溶剂、抗CD28抗体(与CD28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抗CTLA-4抗体(与CTLA-4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然后连续监测肿瘤的体积,实验结果见图1。所有小鼠都出现肿瘤并在5-10天持续生长,对照组和抗CD28抗体处理组的小鼠肿瘤在注射后大约23天不再缩小消退并维持较小体积;抗CTLA-4抗体处理组小鼠第17天后
     
    ,结果表明
     

    (3)研究者认为B7-1蛋白可导致免疫系统迅速识别并杀灭肿瘤细胞,CTLA-4的作用并不显著。他们继续实验,用不表达B7-1蛋白的肿瘤细胞注射小鼠,其他操作同(2)中的处理,实验结果见图2。

    在此实验中,对照组和抗CD28抗体组小鼠均因肿瘤生长巨大,在第35天时被执行安乐死,而注射抗CTLA-4抗体的小鼠
     
    。结果提示,B7-1分子确实可促进T细胞对肿瘤的杀灭作用,但是同样可以推测,CTLA-4抑制T细胞的信号路径也不只是通过
     
    。施加抗CTLA-4抗体组70天后再次接种同种肿瘤细胞,仍能有效杀灭,说明抗CTLA-4抗体引发的对肿瘤的免疫可形成
     

    (4)请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简要评价用CTLA-4抑制剂治疗肿瘤的优点与风险。
    优点:
     

    风险:
     

    组卷:30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