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顶尖名校联盟高二(下)联考语文试卷(3月份)
发布:2024/11/3 22:0: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奥尔巴赫的巨著《摹仿论》那个著名的开篇,谈的是《荷马史诗》与《旧约》在文体上的差异。他说,荷马的叙述完整而周到,连接紧密,表述从容,什么都不隐瞒;《旧约》则朝着一个目标发展,只突出对人物行动有用的部分,其余则任其模糊不清,有时会没头没脑,给人以神秘感。这跟两者所描写的对象有关,荷马写的是上层社会,《旧约》的对象则是游牧或半游牧部族成员。
这不正是《红楼梦》与《水浒传》在写法上的区别吗?《红楼梦》像《荷马史诗》,事无巨细,皆刻画无遗,工笔细描,笔笔都勾连开去;《水浒传》像《旧约》,删繁就简,一气呵成,朝一个目标进发,只突出聚光灯下的行动,其余都模糊成背景。这与顾随的说法高度吻合:“《红楼》有时太细,乃有中之有,应有尽有;《水浒》用简笔,乃无中之有,余味不尽。”
不妨举个例子。《水浒传》第二回写端王赵佶赴驸马王诜的府上宴饮,《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写贾宝玉到冯紫英家中宴饮,都涉及皇亲国戚,都是酒席中上洗手间,也都有赠人礼物的事,正好可以对照。《红楼梦》里的礼物,从来就没有简简单单送出去和收进来的,比如这两条汗巾。宝玉送琪官的松花汗巾,原来是袭人送给自己的。而琪官送给宝玉的大红汗巾,本来是自己系小衣儿也就是系裤子的,解下来送给宝玉,当晚就被宝玉偷偷系在袭人腰里了。宝玉无意间成了中介,做了媒,这两条汗巾也在无形中化作信物,为琪官最后娶袭人埋下了伏笔。到了《水浒传》里,一切都简单了,那是囫囵的吃喝,直截的馈赠。一对玉狮镇纸,一个玉龙笔架,在施耐庵笔下,这两样东西只是作为道具,起黏合情节的作用,不像曹雪芹笔下,每一物事总是勾连起故事的发展,穿织起人物的命运。可见,《红楼梦》与《水浒传》的叙述风格有明显差异。
这样的差异或者说不同是有原因的。大观园里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作者乃耽于文字的声色,讲究细节的丰腴与感官的华美。而梁山泊则险象环生,杀机四伏,说话人线条比较粗放,常有“说时迟,那时快”的强烈动感。两者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那么《红楼梦》在感官、语言上的品位是不是比《水浒传》要高出许多呢?不能这么说。奥尔巴赫认为,《荷马史诗》与《旧约》事实上难分高下,它们只是不同的叙述风格而已。文字的繁简都是服务于总体需要的。《旧约》写亚伯拉罕带一仆一驴和爱子以撒走了三天路去燔祭上帝,沿途全无风景。《水浒传》中,好汉行动时,走的都像是空荡荡的路。不是在作者看来,而是在文中 人物看来,途中没有什么好瞧的,安全走到就不容易了。作者不会僭越到文中人物前头去发话,比如《水浒传》中端王拿起狮子,不落手看了 一回道:“好!”
不落手就是不释手。然而,旁人眼里不落手,是纯粹的客观;人物心中不愿释手,便是主观介入了。这个分寸要拿捏好。难怪牟宗三盛赞《水浒传》的文字时说,一有风致,二极透脱。
顾随也极赞施耐庵的文笔之妙:“若《红楼》算‘能品’,则《水浒》可曰‘神品’。”但是,若换了另一个角度,曹雪芹的境界似乎又更高了,正如马鸣《大乘起信论》所说的,粗中之细,是菩萨境 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因此,同为对人类现实的再现与叙述,《红楼梦》更接近今天绝大多数 人的认知:人物牵扯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之中,说话和行动都得注意他人的感受,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总之,大观园里被规训了的社会人与山寨水泊中人不同。
(摘编自江弱水《<红楼梦><水浒传>的繁与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写的是上层社会的生活,《水浒传》的写作对象不分阶级,它们之间的区别正如荷马史诗与《旧约》的区别。
B.“伤人乎,不问马”在文中暗含的意思是,《水浒传》的写作只突出和目标有关的行动,对其余的事件则将其模糊成背景。
C.《红楼梦)中的礼物赠送是回环往复的,《水浒传》的礼物赠送则是直截了当的,两者体现了工笔细描和删繁就简的区别。
D.宋淇将荷马和曹雪芹相提并论,是因为他认为荷马将事物的整个真相全盘托出的写作手法,与曹雪芹的“明镜高悬“是一致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奥尔巴赫《摹仿论》开篇中的论述引入,具有权威性,接着以反向的方式明确了自己的见解,观点鲜明。
B.文中将《水浒传》第二回与《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进行比较论证,是因为两者发生的事件、幸涉的人物身份地位相似。
C.最后一段引用马鸣《大乘起傌论》的观点,作者是为了证明自己与马鸣观点一致:《红楼梦》与现实生活更接近。
D.文章在对《水浒传》和《红楼梦》的比较中,使用了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式灵活,说理透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所处的社会形态的不同,决定了作品写法的不同,这也是《红楼梦》注重细节描写,而《水浒传》名用简笔的原因。
B.《红楼梦的叙事是网状的,里面的物件或事件是千头万绪、相互交织的;《水浒传》是线型的,叙事注重目前,干净利索。
C.文字的繁简和语言的品味没有必然的联系,从这个角度来说,《红楼梦》《水浒传》在文体和风格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D.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红楼梦》《水浒传》都各有优势,也各有缺点,总体来看《水游传》是“神品”,更胜一筹。组卷:0引用:1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一份“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逸”的名单走红网络,上榜建筑包括恒大海花岛建筑群、苏州湾文化中心等,其上榜理由包括“破坏海洋生态”“形态怪异杂乱”“造型浮夸浪费”“建筑使用功能不合理”等,再次引发人们对建筑设计与审美的热议。
从这些层出不穷的“奇奇怪怪”的建筑中,建筑规划设计领域的深层次问题暴露出来。首先,近些年来中国发展迅速,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但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和规划设计能力落后于城市建设的步伐,使得一些建筑在满足基本功能与追求艺术效果之间畸轻畸重、顾此失彼。其次,一些丑陋建筑的背后是畸形的政绩观作祟。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在畸形政绩观的引导下,片面追求高、大、洋、新、怪。他们往往外行指导内行,把自己当成城市的“总规划师”,而让真正懂规划的专业人员成为落实他们意志的“画图工具”。
当代中国的建筑,应当依托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血脉,同时展现当代中国的特色,反映当代中国人的审美价值。毫无疑问,这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既要满足建筑的基本功能,又要兼顾艺术性的审美需求,只有在尊重专业的大方向上才能确保建筑的高质量和高品质。
(摘编自《“丑陋建筑”评选,也是传递一种导向》,“光明网”2021年12月20日)材料二:
城市建筑物不是“限时艺术展览”,一旦建好,不能“撤展”,要极为长久地存在于这个城市中,特别是一些天然带有“城市名片”性质的地标性建筑物,对城市风格和城市形象有极为深刻的影响。这意味着在公共领域的建筑物在设计上决不能“随便”,更不能由规划者完全“拍脑袋”决定建在哪,建成什么样。
与此同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榕也提到了自己的一些担心:“如果把凡是偏离大家普遍认同的东西都认为是‘丑陋建筑’,就会把创新之路堵死而放任平庸泛滥。虽然‘丑陋建筑’应该遭受质疑和批评,但也绝不能一刀切,我们应该具有包容性,包容那些曾经尝试的创新。”
即便是丑陋建筑也有它存在的价值。相比于试图通过批判丑陋建筑来鞭策建筑要走向规范化审美的简单性、暴力性思维,丑陋建筑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建筑多样性的价值。例如,被众多网友嘲讽的广州融创大剧院,其初期的效果围审美也基本到位。但在最终的呈现效果上出现了滑铁卢,关键在于建设方的操之过急和粗糙建设,力求在短期内建设完工,并获得流量和利润。
(摘编自《丑陋建筑,不是美与丑这样简单》,《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5月3日)材料三:
在城市建筑的规划中,一些规划者片面强调技术和成本,弱化了建筑的审美品格,结果导致建筑偏离人本和人文。在乡村建设规划中,一些规划者割裂了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打破了自然、人、社会三者的协调统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要求城乡建设的规划者摒弃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让建筑实现技术精神与文化底蕴的平衡。
建筑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审美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城乡建设的规划者要按照人民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来构造建筑,让美学走入新时代的建筑。城市建筑的规划者应重视城市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强调文脉的维护,重视城市记忆的留存,保护建筑文化遗产和审美烙印。乡村建设的规划者应摒弃拿来主义、折衷主义,要因地制宜,关注基础设施硬体环境的美感提升,重视人文与自然的结合。
(摘编自朱志勇《新时代建筑的审美需要》)(1)下列不属于“丑陋建筑”产生原因的一项是
A.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和规划设计能力跟不上城市建设的发展水平。
B.部分地方领导干部不懂规划,政绩观畸形,把自己当成城市的“总规划师”。
C.建设方操之过急,力求在短期内建设完工,过度追求流量和利润。
D.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与之相应的建筑新发展理念产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对“丑陋建筑”的评选标准,既有建筑功能、生态等内在角度,也包含建筑造型等外在角度。
B.地标性建筑决定了城市风格和城市形象,因此这些公共领域的建筑物不能由规划者随意决定。
C.批判丑陋建筑是简单性、暴力性思维,丑陋建筑虽然偏离普遍认同,但也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
D.城市建筑和乡村建筑各有特点,前者只需处理建筑与人文的关系,后者只需处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3)在当今我国城乡建设中,建筑规划设计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组卷:1引用:3难度:0.2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远山牧场(节选)
南泽仁 南吉把摩托车停靠在木屋门口,急切地奔向围栏呼唤起了几个带“花”的名字。两头蓄着刘海的奶母牛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从牛群里奋力朝南吉走来,接着就有其他牦牛也围拢上来。南吉伸手去抚摸它们的额头,挠它们的脊背,表达重逢的喜悦。易西到达后,一口气不歇地打开木屋门,取出一只木盆,往里一把炒盐一把面粉地搅拌起来。满一盆,便端进围栏倒入几只木槽里,托牛们争相走向木槽埋头吃起来,木槽边不时响着沉闷的角斗声。易西站在围栏边的台阶上数牦牛,确定还有29头牦牛没有归栏。他又在盆子里一把炒盐一把面粉地搅拌起来,最后用水团成几个面团,放进筒包里朝牧场后方的山路找牛去了。
南吉提着桶往溪水边走,经过乳养圈的时候,里面响起了几声清甜的哞哞声。南吉丢下桶便大步朝圈门口奔去,眼前的景象让人惊喜,只见20多头小牛犊有的伏在楼板上,有的站在木桩前,它们像在提前预习独立过夜的能力。阳光从圈顶的瓦板缝隙里照进来,落在它们身上,像为它们披上了金色的鞍子。它们用清澈的眼眸望着忽然到来的南吉,没有感到陌生。
太阳照亮了整个牧场,照在乳养圈门口的楼板上。南吉想要融入这和暖的氛围,她去行李包里取来一瓶果汁饮料,然后悠闲地盘坐在圈门口,拧开瓶盖,咕咚喝下一大口,心里就升起了快乐。南吉在那样的情状下,毫无准备地唱起了一首表达思念的牧歌。小牛犊们安静地凝望着南吉,偶尔眨动一下黑亮的眼睛,它们听到过林中的乌鸣、叮咚的山泉,它们一出生就懂得聆听美好的声音。
去年,南吉和易西的大儿子宁卡参军入伍了。南吉闲下来的时候,总会回想起他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几年前,易西从村委会领回来一台电视,一部军旅影片深深地吸引住了宁卡,他像块小石包那样动也不动地看着,眼眸晶莹闪亮,直到影片结束,兴奋的心使他打响了第一声牧哨。后来,他学会了用匍匐的姿势捉野兔,在脚上捆扎起沙袋去翻山越岭找牦牛。剪牛毛的季节,他能独自放倒十几头牦牛。南吉感叹,宁卡这么热爱放牛,她和易西是要提前退休了。宁卡却说,他是在为参军做准备,他等18岁这一年太久太久了。上月,部队又传回来宁卡参加大比武,成绩优异,被选入了特种部队的消息。这一件件事情,都让南吉的心洋溢着高兴。她觉得自己应该唱起这样一首山歌:在河谷唱一首山歌/我的心是如此高兴/我的故乡用玉米堆成/我在自己的故乡耕种/我怎能不高兴//在牧场唱一首山歌/我的心是如此高兴/雄鹰在天空飞翔/我的孩子有远大理想/我怎能不高兴……
南吉唱完,看见小牛犊们正齐齐地望着地,她惊讶地笑出了声,对它们做出逗弄小孩子那样的神情说:“谢请你们欣赏我的歌声!”
这时,山路上响起了易西赶牛的吆喝声,牛蹄子扬起了一路的尘土,他们像从远古的战场上荣耀归来。牦牛们一进围栏就奔向木槽,畅饮清水。南吉从易西嘴角扬起的笑,知道他如数找回了牦牛。
易西忙完围栏里的所有活儿,从木屋外的行李中取出一个油纸口袋,大步迈向高处的围栏边上,那里立着一根长木杆。他打开袋口,取出来一面崭新的红旗搭在肩上。他的手在木杆上捋了一阵,对着一根绳索轻轻一拉,一面褪色的红旗就降了下来。他折叠好它,并将肩上的新五星红旗穿入那根绳索里。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对着牛群里的南吉高喊了一声。南吉看见他在木杆下,忙放下了手中的活儿。等到南吉端端地立在木杆下面时,易西开始拉那根绳索,一面崭新的、带着折痕的五星红旗就从易西手中徐徐升起了。南吉在边上带着浓重的藏腔唱起了国歌。唱完最后一句时,易西才把绳索套牢在木杆上,红旗顿时在风中猎猎作响。易西仰看着红旗,又去环顾海拔4880米的大雁子牧场,他的脸上露出了喜悦,像提早看到了未来的每一个傍晚,牦牛们朝着红旗浩荡牧归的景象。
从宁卡会挖虫草那年开始,他就年年买回一面五星红旗,高高地竖立在这牧场上,像理想一样。这场正规的升旗仪式就是宁卡入伍前指导易西完成的,国歌是宁卡一字一句教会南吉的。宁卡严肃地为她讲解了歌词的含义,并重复着“桑巴”(心里)两个字,他是想告诉自己的阿妈,唱这支歌要从心里升起庄严。
一阵风吹起,五星红旗发出了热烈的响声,南吉和易西双双回到了木屋。屋顶上升起了炊烟,新一年的放牧生活就此开始了。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西在文中的言语较少,但通过他的行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劳、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
B.文中对牧场环境、喂养牦牛、唱牧歌等场景的描写和叙述,使小说具有典型的民族特征与地方风情。
C.小说语言朴实,但在质朴的语言中我们能感受到浓郁的情感,温暖而不失庄严,简单而不乏内蕴。
D.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条写小牛犊的成长,一条写宁卡的成长,两条线索交织,互有穿插,有条不紊。
(2)小说中南吉唱的“山歌”,体现了她当时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中对“五星红旗”的叙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组卷:2引用:3难度:0.4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科学家说,蛋白质是细胞中的主要功能分子,在细胞中① 。比如,作为酶发挥催化作用,参与生物体内新陈代谢的调剂作用,运输代谢物质,用于细胞骨架的形成,以及参与免疫、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过程。作为构成生命的基本元件,破解蛋白质的功能是揭开各种生命现象的金钥匙。据天壤创始人薛贵荣博士介绍,为了行使特定功能,② ,只有少数蛋白质处于天然无折叠状态但仍具有功能。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也直接决定蛋白质的功能,③ ,蛋白质功能随之丧失。许多疾病都是由体内重要的蛋白质结构异常引起。
在生命科学领域,观测和解析蛋白质结构一直是个令人着迷的话题,但也面临着难度大、成本高、进展有限的局面。传统观测蛋白质结构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核磁共振、X射线、冷冻电镜。这些方法依赖大量试错以及昂贵的设备,每种结构的研究往往长达数年。现有的实验手段也还不足以揭示一些重要的蛋白结构,需要借助更多生物信息技术、计算生物学手段去探索。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组卷:2引用:3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辛丑牛年,中国人提出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代表了人们在建设中国征程中无私奉献、攻坚克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壬寅虎年,作为十二生肖之一,“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面对困难重重的成长之路,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对依然动荡的国内国际形势,你认为我们可以从“虎”中提取出哪种精神,激励我们直面困难、砥砺前行?
请围绕你所提取的一种精神,结合你的经历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3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