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上册《3.2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2020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
1.华北平原曾是大海湾,山东丘陵为海中的一个大岛。黄河等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逐步堆积,使陆地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外推移。经过长期的变化,原来的海湾最终形成了华北平原。读图,完成问题。
下面是同学们对此变化过程的讨论和思考,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组卷:4引用:5难度:0.7 -
2.大陆漂移假说的创始人是( )
组卷:78引用:7难度:0.7 -
3.如图是“板块运动模拟实验图”,点燃烛火后,随着温度的升高,托盘中的海绵会向两边漂移,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组卷:3引用:1难度:0.6 -
4.关于板块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25引用:7难度:0.6 -
5.读如图“世界局部板块分布示意图”,与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
组卷:0引用:3难度:0.7 -
6.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组卷:55引用:2难度:0.7 -
7.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它的成因与下列板块无关的是( )
组卷:6引用:3难度:0.6 -
8.有人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预言如图中地中海、红海、喜马拉雅山脉未来的发展。其中错误的是( )
组卷:20引用:6难度:0.5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
23.如图是大洲大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A大洲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
(2)B地位于五带中的
(3)C大洲是
(4)C与E两洲的分界线是
(5)C、D、E三大洲中发达国家最多的是
(6)F大洋周围多火山、地震,原因是组卷:2引用:2难度:0.4 -
24.读“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板块分布图中可看出,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都分布在板块的
(2)地球上的地理事物在不同原因的作用下会发生的一定的变化,利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中海会消失原因
(3)由图中可判断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位于
(4)用板块运动解释新西兰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组卷:62引用:4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