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
1.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现象或病症是( )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糖尿病 ⑤高原反应 ⑥发烧组卷:13引用:2难度:0.7 -
2.癌症晚期的病人往往会出现全身浮肿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组卷:22引用:15难度:0.7 -
3.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泡可自行消失。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12难度:0.7 -
4.如图所示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55引用:2难度:0.5 -
5.2017年,科学家研制了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大塑料袋,并用它来孕育早产的羊羔。羊羔在此“人造子宫”中待了4周。足月后,研究者发现,它们与在母羊子宫中待到足月出生的小羊一样健康。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6.下列病状或疾病与内环境稳态失调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组卷:74引用:6难度:0.8 -
7.下列关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1引用:12难度:0.6 -
8.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种细胞(A、B、C)和各种细胞外液(甲、乙、丙)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2难度:0.6 -
9.如图为与排尿有关的反射弧示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90引用:4难度:0.7 -
10.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7 -
11.高考期间有少数考生会因为过度紧张而出现心跳加速、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甚至呼吸急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262引用:24难度:0.5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0分)
-
33.如图是二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当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图中①~⑥分别表示发生在膜上的不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2)②过程为释放神经递质,②过程与⑥过程的共同点是
(3)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为验证上述结论,请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实验材料:Ca2+通道阻滞剂、Na+通道阻滞剂、电刺激设备等。
对照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实验组:
预期实验结果:组卷:17引用:1难度:0.6 -
34.褪黑素(MT)由松果体分泌,其具有促进睡眠、调节免疫等多项生理功能。光能影响MT的分泌,MT水平随每天的时间变化而变化,MT主要在晚上分泌,可作用于体内所有的内分泌腺。晚上松果体内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最后导致MT生成量增加,部分NE分泌后会被交感神经细胞重吸收。回答下列问题:
(1)晚上松果体内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NE,导致MT生成量增加后作用于受体细胞,从而促进睡眠,属于
(2)某实验小组将健康大鼠均分为甲、乙两组,进行如下实验:
甲组:在晚上亮灯30分钟后,驱使大鼠入水中游泳2小时,结果松果体内的MT含量上升到相当高的水平,若预先注射DMI(交感神经细胞重吸收NE的阻滞剂),MT却不会比前者升得更高。
乙组:在白天进行实验,驱使大鼠游泳2小时,MT只是略升高,若预先注射DMI,MT则升高到与甲组一样高的水平。
①在晚上亮灯30分钟后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使体内
②以上实验说明,松果体对应激的反应存在昼夜差异除与当时MT的基础水平有关外,还可能与
③乙组小鼠中用DMI处理后,松果体内的MT明显升高的原因是组卷:36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