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10/13 9:0:1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布将大熊猫由“濒危”降为“易危”,但其受威胁程度依然严重,未来100年内仍有18个大熊猫种群的灭绝风险高于50%,15个大熊猫种群的灭绝风险高于90%。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2.“鱼香肉丝”是我国空间站内航天员的食物之一,由猪肉、胡萝卜、木耳、青椒等烹饪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3.“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成为年轻人表达情感的网络热词。奶茶中一般都加了蔗糖,有的还添加了奶油。奶油分为植物奶油和动物奶油,植物奶油是由植物脂肪经过特殊工艺加入添加剂制作出来的,而动物奶油主要从天然新鲜牛奶中提取纯天然油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4.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e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E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卷:46引用:36难度:0.9 -
5.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8引用:7难度:0.5 -
6.如表表示某种植物无土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Ca(NO3)2 NaH2PO4 MgSO4 FeCl3 H2O 1.000g 0.200g 0.250g 0.005g 1000mL 组卷:6引用:2难度:0.7 -
7.因IDP(一种蛋白质)中含有较高比例的亲水类氨基酸,故其在细胞内呈现不折叠的“天然无序”状态。为研究IDP与水熊虫抗干旱的关系,科研人员敲除水熊虫的IDP基因(不能合成IDP),检测其在正常和干旱情况下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7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
20.如图甲表示的细胞膜结构是1972年科学家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图乙为某细胞通过囊泡向细胞外运输、分泌抗体的过程。
(1)据图甲分析,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结构是图甲中[
(2)图甲中物质E具有
(3)图乙中囊泡向细胞外分泌抗体的过程体现了膜具有
(4)据图乙分析,在抗体的分泌过程中,
(5)人们设计出的一种膜结构可用于污水处理,这种膜结构能将某些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这是模拟细胞膜的组卷:6引用:1难度:0.6 -
21.为研究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流,科学家利用变形虫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正常生活没有分裂活动的变形虫(单细胞动物)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有若干变形虫。
A组:用含32P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食物饲喂变形虫;
B组:将变形虫的细胞核去掉;
C组:不作处理。
步骤二:用放射自显影技术检测到A组每只变形虫的细胞核中出现放射性后,将细胞核移植到B、C两组的变形虫细胞内。
步骤三:一段时间后检测B、C两组的放射性,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A组每只变形虫的细胞核中出现大分子X物质,且具有放射性,X物质最可能是
(2)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实验结果B组细胞质比C组细胞质放射性强的原因是细胞核大
B.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核苷酸会进入细胞核,标记上所有的核酸分子
C.X物质可能在细胞核被合成,原料有放射性,从而核有放射性
D.C组细胞质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细胞膜吸收了含32P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
(3)根据步骤三中的实验结果,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检测结果 实验结论 B组细胞质中出现放射性 ① ②
③X物质不能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组卷:11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