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27 8:0:9

一、I阅读(共55分)

  • 1.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问题。
    小说与故事
    段崇轩
          ①中国小说兴起于魏晋时期的志怪志人,后经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形成了古典小说。古典小说源于故事,小说与故事难解难分,后来,特别是明清之际,故事弱化、小说凸显,才由通俗故事上升为高雅小说。小说与故事的本质特性,前人早有论述,小说:“以叙述为主,具体表现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相互关系、行动和事件,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生活。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表现手法最丰富、表现方式也最灵活,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可以并用,可以侧重,通常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而故事则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生动性和联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通俗易懂。
          ②新世纪以来,小说在类型、数量、题材以及技法上,确实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和气象。但在一派文学盛景之下,人们又明显感到:故事情节在“五四”小说中处于从属位置,但在新世纪小说中却具有了主导性地位。小说向故事的转变一步步发展,深刻地改变着小说的整体构成与功能。首先是复杂的故事情节淹没了人物形象。人物被故事所牵制、支配,人物性格精神难以彰显,出现了众多意象化、理念化甚至物化人形象。其次是对思想意蕴的冲击。一个有序而完整的故事,往往会衍生出一个简单而明晰的主题来,它排斥着作家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也排斥着生活本身的五彩缤纷。此外,从“五四”到当今的小说创作,创作方法与表现形式已经非常现代而多样了,但故事情节自身的起承转合规律,使用写实的、描述的方法足矣,它不需要更多样、复杂的创作方法与手法,这无疑降低了现代小说的艺术品位与品格。
          ③小说故事化倾向绝不仅仅是小说内部运动的结果,它是社会现实趋于物质化、戏剧化的自然折射;是人们对小说故事性、娱乐性阅读需求的一种迎合。但小说是一种超越现实、物质的形而上精神形态,它肩负着照亮社会、人生的“灯火”的使命。因此,不能把小说归为故事。
          ④为什么“五四”现代小说,能在思想内容上坚持启蒙、批判的精神立场,在创作方法与形式上海纳百川地吸纳花样翻新的文学思潮与艺术?那个时代的作家群,都有一种坚定而开放的主体性精神体系。在“五四”前后,胡适、鲁迅等倡导的“人的文学”“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与主体性理论是相通的,建构了这一代人的主体性思想。
          ⑤上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市场化、世俗化社会的全面展开,作为人的主体地位受到了挤压、异化,表现在小说中,一方面是人的自我与欲望的膨胀,一方面是人的主体地位的流失。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家主体性走向了沉寂。
          ⑥在创作活动中,作家是主体,面对表现对象——事件和人物,他要按照自己的思想、情感、审美,去改造、想象,创造自己的形象世界。同时,作为表现对象的人物,也是一个主体,他也有自己的形象、性格、思想,也要按照自己的本来面貌和精神,走进作家的作品。在两个主体之间,其实是一场灵魂之间的对话、博弈、融合,最后形成作家主体性和人物形象主体性的统一。对于故事情节,作家同样有一个选择、改造、重建的过程。他要按照自己的思想逻辑,按照作品中人物塑造的要求,对故事情节进行创作。越是单纯、巧妙的故事,越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越有利于作品思想的表达。
          ⑦这样的小说,才能称得上“人的文学”。
    (1)下列关于“小说”和“故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经历了从魏晋到宋元时期的志怪志人、传奇、话本的发展变化。
    B.小说在明清时期才凸显出来,这个时期通俗的故事上升为高雅小说。
    C.小说的目的是通过记叙的故事并运用丰富的表现手法反映社会生活。
    D.故事侧重事件过程的描述,注重事件间的联贯性,强调情节生动性。
    (2)下面关于“小说向故事的转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作者注重复杂的故事情节忽视人物形象塑造。
    B.完整的故事情节会导致作家思想感情表达受限。
    C.用写实、描述创作的故事,降低了艺术品味。
    D.作者被故事情节支配而导致意象化人物的出现。
    (3)在作者看来,什么样的小说才能称得上“人的文学”?

    组卷:20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
    陌上何时花开      ①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②写下我非常喜欢的这个句子的人是吴越国的君王钱镠。这位乱世英雄,被后人记得是缘于他对原配夫人戴氏王妃的一片深情。这看似平常却又极为感人的一句话正是钱镠深情的载体。
          ③戴氏王妃是个孝顺女子,每年寒食节必返娘家,直到陌上花发才归去。钱镠亦算性情中人,最念这个糟糠结发之妻。这一年,王妃在娘家盘桓数旬未归。一日,料理完政事的钱镠走出宫门,见杭州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樱花嫣红杨柳如烟,便提笔写下一封书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④九个字融入了几多思念与柔情,以及对陌上风物的深切感知。钱镠同样令人记忆深刻、极为钦佩之处,还在于欲催归而请缓的心境。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和心绪!思念着王妃,催促她归来,却又深情款款,让她不要着急,慢慢欣赏路边的风景。“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一代君王对美的流连,对季节变换心灵敏感的悸动,对身边万物发自内心的珍惜之情,让人内心深有触动。
          ⑤最令我感慨的,正是其中放慢脚步,舒缓心情,从容欣赏的真情和韵致。能在如此着急和迫切中握住节奏,真诚地叫自己、叫别人放慢脚步的人委实不多。人们听惯了向前、再向前的召唤,脚步匆匆又匆匆。尤其是当下,脚放不下来,心也慢不下来。
          ⑥这是一个时常以数字和速度作为衡量指标的快节奏时代。一切都在迅速变革。浮躁,急躁,焦躁……许多人似乎成了被放在火上炙烤的鱼,翻来覆去,躁动不已,时间的飞逝中夹杂着深感幸福太远的焦虑。于是,不但停不下匆匆的脚步,甚至忘记了生活的真正目的,一再与身边的风景、人生的快乐失之交臂。
          ⑦真该多读几遍“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在内心涌起的阵阵温情中,放缓脚步,随时欣赏沿途的风景。
          ⑧放慢脚步,神宁气定,也许可以听到午后的果园,传来一声脆脆的鸟鸣,或者淅沥的细雨在屋檐下发出清亮的低吟。当然,也有可能听不到什么,尤其是在高楼摩天的城市,看不到水泥地里长出的青草,天上的白云也不够絮一床薄被。但只要放慢脚步,总有惊喜。当我们放慢脚步,静下来去看待每一处风景,每一件事情,会发现许多不曾看到过的美丽,发现许多不曾想到过的通向生活之美的途径,找回本应属于我们的快乐。
          ⑨可能我们习惯了繁华和喧嚣,但放慢脚步,放缓心情,可以让思想和灵魂清醒独行,可以及时立定反省:每一步是不是都有实实在在的分量和意义?有时走得太快,忘记了出发的目的,有时走了很远,发现心思还没有跟上来。心灵需要过滤,整理,需要思考,积累。它的成长是一个不能着急的过程。所以,不妨时常停下来,让脚步等一等心灵,听一听心灵的诉说。那是生命孕育和成长的静语。守住内心,清理欲望,让心灵的顿悟,凝聚起全身的力量。
          ⑩人的一生,会相逢许多季节,遭遇许多变故,既有“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忧伤,也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虽然不能人人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但却可以放慢脚步,站稳脚跟,将目光投向更远。身体在物质的世界里穿行,心灵需要在思想的世界里高蹈。静下心来,适时调整向度,犹如弓在手中,向后满拉,是为了更好击中目标,走得更远。
          ⑪人生是一个奇妙的旅程,需要追求,但不能过多,需要加快速度,但还得学会放慢脚步。否则过多的追求、过快的脚步会湮没了作为初衷的快乐和本意。当然,这里的慢,并非速度上的停止或坐等。慢是与快相对而言,与快相辅相成,有时慢是为了更快更好。它是一种宁静的心境,是细致、从容应对世界的方式。一位学者指出,放慢脚步不是支持懒惰,不是拖延时间,而是在生活中找到平衡,找到乐趣。
          ⑫慢下来,在生活的芬芳气息和悠远意境中,去感受一个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1)读①-④段,简要概括我喜欢“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句话的原因。
    (2)结合⑤⑥两段内容,简要概括我们为何“脚放不下来,心也慢不下来”。
    (3)阅读⑦-⑩段,简要概括“放慢脚步”的意义。
    (4)阅读第⑪段,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慢”,请简要概括。

    组卷:16引用:1难度:0.5

一、I阅读(共55分)

  •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①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谈及中国科幻的短板,一些人认为是中国的文艺家缺乏想象力。事实并非如此【A】回望中国文艺史【B】随处可见数量庞大、质量上乘、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和作品【C】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暗含着极具创造力的幻想路径【D】众多的诗歌(游仙诗)、散文(志怪散文、猎奇笔记)、小说(神话传奇、仙侠小说)刻着丰富而绝妙的幻想因子。
          ②虽然那些幻想并非“科学幻想”,但想象力的种子早已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国科幻创作者,天然具有想象的基因,而且他们想象的视角,具有迥异于西方同行的独特民族性。近年来,中国科幻文艺新生代笔耕不,优秀作品频出,都跟这种想象力密切相关。比如,刘慈欣的《三体》创造性地将科技发展与三体难题相                        神秘的周易之术、精巧的墨家机关,让周文王、墨子等中国历史人物与牛顿、冯•诺伊曼等外国科学巨匠同台         ,在民族性中             世界性。作品中“脱水”“浸泡”“二向箔”等充满想象力的描述,更是让读者得以从“沧海一”中仰观宇宙文明的多样性。
          ③这是因为科幻电影等科幻作品的创作,需要强大的工业实力和技术实力提供支持。《三体》的影视化酝多年,直到2015年技术水平达到要求才得以拍摄。《流浪地球2》中的不少设备在现实中都有“原型”,比如影片中无处不在的移动机器人皆为现实中的机器人产品。总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科幻创作者有素材可写、有灵感可用,同时也为科幻电影等的创作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让科幻世界变得更加可“触”可“感”。
          ④之所以《三体》和《流浪地球》成为现象级科幻作品的原因,因为其不仅展现出的奇思妙想,更因为其有别于西方科幻作品中的个人英雄主义,传递出与科幻感相结合、独具中国特色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刻(juàn)
    B.笔耕不(chuò)
    C.沧海一(sù)
    D.酝(niàng)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结合 揭秘 比拼 显示
    B.结合 挖掘 闪耀 彰显
    C.配合 揭秘 闪耀 显示
    D.配合 挖掘 比拼 彰显
    (3)下面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谈及中国科幻的短板,一些人认为是中国的文艺家缺乏想象力。事实并非如此【A】回望中国文艺史【B】随处可见数量庞大、质量上乘、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和作品【C】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暗含着极具创造力的幻想路径【D】众多的诗歌(游仙诗)、散文(志怪散文、猎奇笔记)、小说(神话传奇、仙侠小说)镌刻着丰富而绝妙的幻想因子。
    A.,
    B.,
    C.:
    D.,
    (4)对文中画线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之所以《三体》和《流浪地球》成为现象级科幻作品的原因,因为其不仅展现出的奇思妙想,更因为其有别于西方科幻作品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A.《三体》和《流浪地球》之所以成为现象级科幻作品的原因,不仅因为其展现出的奇思妙想,更因为其有别于西方科幻作品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B.《三体》和《流浪地球》之所以成为现象级科幻作品,不仅因为其展现出的奇思妙想,更因为其有别于西方科幻作品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C.之所以《三体》和《流浪地球》成为现象级科幻作品的原因,是因为其展现出的奇思妙想,更是因为其有别于西方科幻作品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D.之所以《三体》和《流浪地球》成为现象级科幻作品,是因为其有别于西方科幻作品中的个人英雄主义,更是因为其展现出的奇思妙想。
    (5)将“如果说想象力为科幻文艺插上翱翔之翼,那科技则为科幻文艺提供了硬核支撑,助力科幻文艺‘异想成真’”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第①段结尾
    B.第②段结尾
    C.第③段开头
    D.第③段结尾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家知名餐厅以烹制黄花鱼为特色菜。从入锅烹制到可举筷尝鲜,用时整100秒。少一秒鱼或夹生,多一秒鱼则过火。100秒的时间刚好入味,又能保持黄花鱼的原味鲜香。烧饭菜时,要掌握时间长短,否则,味道就不美。
          做菜需要把握好合适的分寸,做其它的事也如此,人的成长也如此,社会的发展也如此。
          把握好合适的分寸,往往能带来好的效果。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 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组卷:14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