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2章 化学与生活》2019年单元测试卷(湖北省十堰市)
发布:2025/1/2 3:0:2
一、选择题
-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19引用:20难度:0.8 -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是( )
组卷:175引用:10难度:0.8 -
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别蚕丝与棉线 取样,灼烧,辨别气味 B 鉴别H2SO4溶液和NaOH溶液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C 区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D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将20g浓盐酸加入80g水中,充分搅拌 组卷:369引用:15难度:0.6 -
4.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境 ①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病人输入葡萄糖溶液能及时补充能量①提倡焚烧秸秆还田以提高土壤肥力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健康 ①皮肤沾上浓烧碱溶液,先用水冲洗,再涂碳酸氢钠溶液
②档案材料失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①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②制作糕点时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使糕点松软可口组卷:230引用:11难度:0.6 -
5.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的化学知识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安全常识 B 生活知识 瓦斯爆炸-甲烷引起
假酒中毒-甲醇引起
煤气中毒--一氧化碳引起洗洁精去除油污--一乳化作用
铁生锈--缓慢氧化
活性炭净水--吸附作用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D 元素与人体健康 氢气作高能燃料--可燃性
用墨书写字画--稳定性
浓硫酸作干燥剂--脱水性缺铁--贫血
缺钙--骨质疏松
缺氟--龋齿组卷:109引用:10难度:0.6 -
6.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鉴别方法 B.化学实验中“先”和“后” ①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②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③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①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
②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盛放浓硫酸,后将水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
③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后用外焰固定加热C.日常生活经验 D.化学与人体健康 ①常用钢刷擦洗铝制品
②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③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①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②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
③用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烹调食物组卷:73引用:9难度:0.5
四、实验与探究(8分)
-
19.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会产生定量的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在一次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究。
活动一 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完成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小实验。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活动二 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 如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由此可以确定: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提出问题】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OH-、CO32-、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②继续滴加稀盐酸①溶液变红
②产生气泡①有OH-
②有CO32-无Ca2+方案二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①有CO32-,无Ca2+②有OH-
(1)小明同学对方案一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
(2)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3)将烧杯内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组卷:289引用:11难度:0.3
五、计算题(4分)
-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5g,把 6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 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5 15 15 15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50 2.00 0.75 0.75
(2)求原 60g 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要求书写计算过程)。组卷:340引用:5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