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高二(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5 18:0:3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
-
1.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组卷:0引用:2难度:0.5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0引用:2难度:0.8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组卷:0引用:2难度:0.7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组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8 -
5.下列对文言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6.对下列文学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128引用:9难度:0.9
-
17.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7月12日,“美丽中国•诗意地名——中国地名诗词创作朗诵会”在京举行。朗诵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们,有诗坛名家,也有来自田间地头的田园诗人,大家在这里吟诵诗词,交流经验,谈文论道,旨在通过对诗词的赏析和朗诵,品味诗意地名的情怀,普及地名文化知识。《光明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在此次诗词创作朗诵会中承担起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组卷:96引用:29难度:0.8
七、写作
-
18.从高铁“霸座”,到公交“互殴”,发生在公共场域的这些不文明行为乃至违法事件,受到公众和媒体的普遍谴责,也引发了关于社会文明的思考。又有因坐过站,重庆万州一乘客与司机争执互殴,车辆坠江;同样的原因,北京一乘客抄起整箱牛奶砸向司机,造成事故;面对警察的正常执法,撒泼打滚、胡搅蛮缠……公众应该反思公民素质已“欠费”,文明“余额”已不足。《论语》中所言“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不学礼,无法在社会中立人。学礼,立公民意识的自觉、民族素质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变化,但不变的是对文明的期许。每个人加强道德自律,自觉守护公共文明的大环境,文明的甘泉才能滋润更多人的心田。立大国意识,终能有大国风采。
围绕以上材料,自选角度,面对全校师生,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演讲稿。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组卷:7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