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
发布:2024/12/28 20:30:3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
1.儿童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某种频率的电磁波可以促成维生素D的活化,从而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这种电磁波是( )
组卷:135引用:4难度:0.9 -
2.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
组卷:4932引用:16难度:0.9 -
3.在“达人秀”节目中,演员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组卷:336引用:20难度:0.9 -
4.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特斯拉线圈”的表演,表演者通过变压器与电磁振荡制造出人工闪电。在表演时,表演者与“特斯拉线圈”之间会放出美妙的电火花,对此,你认为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的原因是( )
组卷:277引用:7难度:0.7 -
5.小轩很喜欢爸爸新买的数码照相机,在旅途中拍下了火车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如下图的甲乙丙,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组卷:1313引用:18难度:0.7 -
6.如图所示,一根轻杆长为L=
R,两端固定A、B两球,mA:mB=2:1,放置在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形碗中,在图示位置平衡,A球与球心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碗固定在长木板上,长木板可绕O点转动,现对长木板的另一端施加外力F,使其逆时针缓慢转动,在A、B两球均未脱离碗的过程中,A球与球心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变化情况是( )3组卷:200引用:1难度:0.7
五、判断与说理题(本题共26分)
-
19.如图所示是航天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的一幅卫星运行轨迹图,它记录了卫星在地球表面垂直投影的位置变化;图中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卫星绕地球中心圆周飞行四圈,依次飞经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四次轨迹①、②、③、④,图中分别标出了各地点的经纬度(如:在轨迹①通过赤道时的经度为西经157.5°,绕行一圈后轨迹②再次经过赤道时的经度为180°),设地球半径为R=6400千米,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343千米。
(1)卫星运行的周期是多少?
(2)请用纬度表示卫星上摄像设备能拍摄到的地表范围。组卷:180引用:2难度:0.5 -
20.科学家利用光与微粒(100毫米左右)发生相互作用的特性,发明了一种用激光来操纵微粒的工具---光镊子。其原理是:当一束会聚的激光束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时发生折射(如图题1所示),光束的会聚程度将减弱,光束在界面受到向下的力;当一束会聚的激光束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时发生折射(如图题2所示),光束的会聚程度将增强,光束在界面受到向上的力。
(1)现有一束向某点会聚的激光束射向折射率大于周围介质的小球,试分析图3所示情况下,小球受到激光束的总作用力方向。
(2)用光镊子捕获和移动水中的玻璃小球十分方便。图4是利用光镊子把水中玻璃小球排成“人”字形或“口”字形的照片。实验时,将混有直径为2.5微米的玻璃小球的水溶液滴在载玻片上,然后利用光镊子将玻璃小球提离载玻片,并在水中移动。设光镊子的捕获力与激光的功率成正比。已知玻璃小球的密度ρ=2.0×103千克/米3,激光的最大功率为Pmax=30毫瓦,球体的体积V=πr3.实验发现当激光功率为P=16毫瓦时,恰好能将玻璃小球提离载玻片。求该光镊子能产生的最大捕获力。43组卷:240引用:2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