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23引用:1难度:0.8
  • 2.有关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72引用:3难度:0.7
  • 3.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9引用:1难度:0.9
  • 4.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从头设计、构建了11步反应的非自然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C6H10O5n]的全合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53引用:1难度:0.9
  • 5.下列“错误实验操作”与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对应不一致的是(  )

    组卷:98引用:5难度:0.6
  • 6.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和“伪”。下列叙述中,属于“真”的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7
  • 7.探究物质性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丰富的实验现象。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37引用:2难度:0.9
  • 8.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很多人喜欢在互联网上购买外卖食品。下列外卖食品的派送、食材保存、制作方式符合科学绿色原理的是(  )

    组卷:37引用:6难度:0.8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60分。

  • 23.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了当地的污水处理厂,大家了解到污水处理厂的调节池可根据污水的酸碱性,加入适量的酸或碱进行调节,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同学们回校后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分成若干小组开展了相关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CaCl2
    猜想Ⅱ:有
     

    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3)根据实验探究的结论,同学们认为反应后的废液需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你认为可通过哪些方法进行处理?
     
     
    (至少举出两种方法)。

    组卷:39引用:1难度:0.5
  • 24.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化工原料。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原因:
     

    (2)现取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102.2g于烧杯中,慢慢向烧杯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溶液,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当加入稀盐酸溶液100g时(即图中A点),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当加入稀盐酸溶液200g时(即图中B点),试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组卷:37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