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发布:2024/8/3 8:0:9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
-
1.如图所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押加”体育项目比赛时的场景,运动员穿着鞋底花纹很深的运动鞋,主要是为了 ;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地就能获得向前的力,这是因为 。
组卷:17引用:3难度:0.8 -
2.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向前移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仅改变推力F作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却向前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组卷:640引用:30难度:0.8 -
3.如图所示,图为中国甲骨文中的“射”字,宛如搭弓射箭。用力拉弓弦时,弓弦被拉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弓弦发生了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产生了弹力。
组卷:76引用:4难度:0.7 -
4.如图所示,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 (选填“锤柄”或“锤头”)的惯性,并且锤头的质量 (选填“越大”或“越小”)越容易套紧。
组卷:164引用:6难度:0.6 -
5.如图所示,对着两张纸中间用力向下吹气,两张纸会 (选填“靠拢”、“分开”或“保持静止”),理由是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
组卷:41引用:4难度:0.7 -
6.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当军舰(保持质量不变)由河流驶向大海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军舰排开液体的体积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组卷:20引用:2难度:0.5 -
7.2022年4月16日,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出差半年的”航天员成功随“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返回地球,返回舱下落到地面附近时,由于受到阻力而做减速运动,在减速下降的过程中,返回舱的动能 ,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组卷:28引用:3难度:0.8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
20.汽车的超载、超速行驶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小东由此想要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实验过程如图,其中h1<h2。
(1)三次实验应让小球由静止开始滚下。实验中,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2)甲、乙两次实验探究的是动能与 的关系;
(3)进行图丙实验时,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掉落,由此可推断A、B两球的质量关系是:mAmB,与乙图实验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为了实验安全,需改进丙图实验,再与乙图实验对比,在不改变木板长度的情况下,以下可行的方法是 (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换用质量更小的钢球
B.给水平木板铺上毛巾
C.适当降低钢球B的高度
D.换用一个较重的木块
(4)善于动脑的小东又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方案:用同一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不同程度,两次实验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填“相同”或“不同”)。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时的速度也不同,从而验证了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接着让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这样做 (填“能”或“不能”)验证动能与质量的关系。组卷:604引用:8难度:0.5 -
21.在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杠杆是否平衡:(填“是”或“不是”),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为了:①;②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2)调节平衡后,在杠杆两侧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并记录相关数据。改变钩码的数量及位置多次实验,目的是为了 (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通过实验小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公式表示)。
(3)如图乙所示,A、B两点分别增加一个钩码,则杠杆 (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保持平衡”)。
(4)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重0.5N,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竖直向下拉杠杆,则拉力F=N,若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组卷:2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