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庐中学九年级(上)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5/1/4 7:30:2

一、基础积累。(26分)

  • 1.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⑥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2)文佳同学收集了“亭台楼阁”的诗句,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题目 作者 描写山水的句子 批注
    《黄鹤楼》 崔颢
     
     
    登楼远眺,思乡之愁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登亭遥望,中原沦陷
    《咸阳城东楼》 许浑
     
     
    凉风满楼,危机四伏

    组卷:16引用:2难度:0.8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3.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44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天眼”要做“眼保健操”吗      ①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目前它已经已发现30多颗脉冲星,且将于2021年4月份向全球科学家开放。
          ②它是个大家伙,反射面是其“视网膜”,这张膜有25万平方米大,“眼底”还有2200多个液压促动器扮演“神经元”的角色,用来精确控制“视网膜”。这么大一只“眼睛”,工程师如何保持它的健康状态?
          ③反射面能主动变形,是“天眼”区别于传统射电望远镜的重要技术创新。怎样“主动”变形?是靠总控室发送指令给2200多个液压促动器,由液压促动器伸缩到指定位置,从而控制4450个反射单元调整位置。
          ④在“天眼”观测运行时,人的肉眼很难看到反射面“变形”时的微小变化,却能听到上千个液压促动器一齐低吼的声音。液压促动器日常工作量最大,也就成了运维工程师最“照顾”的对象。
          ⑤在“天眼”落成启用之初,工程师要在巡栓中判定哪根促动器没有正常工作,谁也不知道坏了几根促动器会不会影响观测效果,每天可能都在疲于检修。
          ⑥团队利用全过程仿真技术,把整个反射面用力学模型完全数字化,建一个反射面安全评系统。哪根促动器坏了,哪个节点工作不正常,都能在总控宝的安全评估系统软件中显示,并且模拟出对观测的影响,一旦超出安全范围会自动报警。
          ⑦有了反射面安全评估系统,工程师可以有的放矢地给它做“眼保健操”,针对“亚健康”节点及时保养维护。这就像我们做眼保健操时,如果哪个穴位格外不舒服,就多按压一下来缓解视疲劳。
          ⑧如果问题不是出在“眼底”的液压促动器,而是在反射面板上面怎么办呢?工程师可以走上面板去维护吗?答案是可以,聪明的工程师不是直接站在面板上,而是模仿“太空行走”。
          ⑨这项技术被称为“微重力蜘蛛人”,使用一个直径7.6米的氯气球将运维人员的体重减少到反射面板能承受的重量,甚至“零重力”,使得人员能够到达反射面任意地方执行巡检和维护作业,又不会压坏面板。
          ⑩现在我们知道,“天眼”不仅要做“眼保健操”,而且是一套设计精巧、智能化的“眼保健操”。它不是金属堆砌的“傻大粗”,而是需要运维工程师精心呵护的最精密的天文仪器。
    (选自《学习强国》有删改)(1)本文以“中国天眼要做眼保健操吗”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
    (2)阅读全文,说说文中的“眼保健操”具体指什么?
    (3)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
    (4)比较链接材料与选文,说出各自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
    【链接材料】
          (中国天眼)主动反射面系统:包括一个口径500米由近万根钢索组成的反射面索网主体、反射面单元、促动器装置、地锚、圈梁等。反射面索网安装在格构式环形圈梁上,它有2400个连接节点,在索网上安装4600个反射面单元,2400个节点下方连接下拉索和促动器装置,促动器再与地锚连接,形成了完整的主动反射面系统,能够实现实时控制下形成瞬时300米口径抛物面功能。

    组卷:3引用:3难度:0.4

三、作文。(50分)

  • 11.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朵朵小雪花最终汇聚成了一个充满希望的雪花意象;疫情当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汇聚成社会的和谐与美好;中考前,一次次努力汇聚成梦想的曙光……
          请以“汇聚”为题写一篇文章,叙写你的经历或思考。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组卷:43引用:7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