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中考语文第一次综合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
1.根据提示补写古代诗文名句。
诗文名句 内容情感 作家作品 长风破浪会有时, 克服困难 李白《行路难(其一)》 忽如一夜春风来, 奇丽雪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御敌立功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英雄末路当磨折, 知音难觅 秋瑾《满江红》 建功立业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伤心秦汉经行处, 朝代兴亡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年少有为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舍生取义 文天祥《过零丁洋》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文字,完成问题。
ㅤㅤ旅行可以带给你全新的世界,你亲历过这样的场景吗?饱满的玉米棒子直挺挺地傲立着,仿佛在bǐng息敛声地蓄积着力量,在qiǎo然来临的一阵秋风中闭目养神。乡亲们笑弯的眉眼在飘香的阡陌间肆意流转,他们由衷地将这一段丰收岁月juān刻在心间。能否捕捉并定格这些美好的瞬间,需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 ;梦游江南, ;游走大漠, ;探访名山, ……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1)请根据拼音和语境,给括号填上相应的汉字。
①bǐng
②qiǎo
③juān
(2)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
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
③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
④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②③④①
(3)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组卷:7引用:1难度:0.5 -
3.经典名著,你我共赏。
ㅤㅤ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说过: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你读过的书中的内容,印证波德莱尔的这句话。
A.周恩来
B.彭德怀
C.孙悟空
D.毛泽东
E.简•爱组卷:11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65分)
-
8.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ㅤㅤ2022年2月27日11时许,伴随着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巨响,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着22颗卫星,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一飞冲天,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即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所谓“一箭多星”,是指一枚运载火箭同时或先后将多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技术。与传统的单星发射相比,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火箭运载能力,提高发射效率,降低发射成本。
ㅤㅤ分离速度、分离方向、分离顺序是影响卫星后续运动轨迹的关键因素。但在卫星数量如此之多的情况下,要将22颗卫星错开,避免两两卫星之间干涉,对设计人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副总指挥段保成说,“一次要将22颗卫星安全顺利送达目的地,可以说星箭分离中长征八号火箭宛如跳了一出‘芭蕾’,最终22颗星的释放就如‘天女散花’一般。”
ㅤㅤ此次火箭成功发射,既检验了新构型的协调匹配性,又降低了研制成本和周期,还可为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积累经验,推动型号走向成熟,为后续进入航天发射主战场打好基础,巩固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商业航天领域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材料二】
ㅤㅤ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梦”提出十周年。今年4月24日航天日以“航天点亮梦想”为主题,就是要传播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磨练航天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息的意志,接力航天强国建设的梦想之路;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树立理想,在奔跑中成就梦想;就是要倡导全社会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奋斗奉献,努力做新时代的追梦人,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材料三】
(1)下列对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的记录。
B.“一箭多星”指一枚火箭同时将多枚卫星送入轨道的技术。
C.2021年我国航天发射活动次数为52次,排名世界第一。
D.《蓝皮书》指出我国已全面建成常年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2)阅读材料一,说说“一箭多星”发射成功具有怎样的意义?
(3)欣逢“中国梦”提出十周年,学校团委想呼吁同学们努力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请你结合今年航天日的主题,拟一则小小倡议书。
倡议书ㅤ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ㅤㅤ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进取,努力学习,在新时代的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学校校团委
2023年×月×日组卷:4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
新疆某边防连徒步踏雪巡逻执勤,历时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行走在祖国的边防线。茫茫雪地中留下的足迹,见证着人民子弟兵的坚守。山东淄博市沂源县特殊教育学校从2015年成立送门上教队伍,定期到因身患重度残疾不能到校上课的孩子家中送知识、送关爱,持续至今,让“流动课堂”行走山间播撒爱……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你以“行走”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组卷:10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