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中考物理摸底试卷(二)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 1.魔术师在某次演出中表演了“狮吼功”: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  )

    组卷:2423引用:29难度:0.6
  • 2.镓是一种稀有的蓝白色金属。将一小块金属镓放到手心后,它很快就会变成一颗晶莹的液滴,在手心滚来滚去。其原因是(  )

    组卷:429引用:7难度:0.8
  • 3.公交IC卡是市民出行时的好帮手。IC卡在刷卡机上通过时,刷卡机的检测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便可读取IC卡上的信息。下列与公交IC卡的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

    组卷:117引用:5难度:0.8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67引用:5难度:0.5
  • 5.光刻技术是现代纳米级电路的基石,它是指利用透镜将绘制在掩膜上的电路通过紫外光投射到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从而制造出集成电路的方法,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此时恰好在硅片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65引用:3难度:0.6
  • 6.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受水平力F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当物块与弹簧接触并将弹簧压至最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384引用:7难度:0.3
  • 7.如图所示,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42引用:12难度:0.7
  • 8.如图甲所示的装置,A是重10N的空吊篮,绳子B和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00N和60N。质量为50kg的小张同学将A提升到高处,施加的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g=10N/k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动滑轮的重力为9N;
    ②0~1s内拉力F做的功为2.4J;
    ③1~2s内拉力F的功率为4W;
    ④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约为81.8%。

    组卷:1615引用:4难度:0.3
  • 9.据图分析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

    组卷:870引用:2难度:0.2
  • 10.某同学在粗细均匀的木棒上缠绕一些细铜丝,制作简易密度计A,如图甲所示。将A依次放入一系列密度已知的液体中,每次当A在液体中处于竖直漂浮状态时,在木棒上标出与液面位置相平的刻度线及相应密度值ρ,并测量木棒浸入液体的深度h,再利用收集的数据画出ρ-h图象,如图乙中图线①所示。该同学继续选用了与A完全相同的木棒,并缠绕了不同质量的铜丝制作简易密度计B.将b同样依次放入一系列密度已知的液体中进行实验,得到图乙中图线②.他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同一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h和对应密度ρ的乘积不变。铜丝的体积可以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520引用:5难度:0.4

五、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27分)

  • 29.小强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图装置,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点燃蜡烛后,应调节烛焰、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凸透镜的
    上,
    (2)将实验器材按图中甲位置放置后,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用此规律工作的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实验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跑”到图乙所示的位置,若要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移(选填“上”或“下”);
    (3)如图甲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继续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左移动蜡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清晰的实像
    B.向左移动蜡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的清晰的实像
    C.向右移动蜡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的清晰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清晰的像
    (4)小金同学进一步探究:如图丙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让蜡烛和凸透镜分别以2cm/s和1cm/s的速度从图示位置同时匀速向左运动,经过
    s,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5)图丁是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为大家直播演示“神奇的太空小水球”实验,如图丁是通过水球成
    (选填“实”或“虚”)像的瞬间。随后,王亚平向水球里注射一个气泡,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水球里竟然形成了一正一反的两个人像,如图戊,注入气泡后,中间部分相当于两个
    组成的(选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组卷:122引用:1难度:0.5
  • 30.小欣同学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准备以下器材: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滑动变阻器(20Ω 1A)、五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25Ω)、开关、导线若干。根据如图的电路图进行实验
    (1)导线连接之前,开关S应该
    (选填“断开”、“闭合”);
    (2)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原因可能是

    (3)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小欣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测出通过定值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V 0.51 1.01 1.51 2.01 2.51
    电流I/A 0.1 0.2 0.3 0.4 0.5
    梁老师看到小欣的数据后说小欣的实验操作中存在问题,并且其中有一组数据是错误的。
    小欣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

    请你帮他分析出错的是第
    次,原因是

    去掉出错的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4)接着小欣又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只更换定值电阻,其余连接均不变。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电路中接入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得电压表示数为U0=2V,记录电流表示数;
    ②断开开关,用10Ω的定值电阻替换5Ω的定值电阻再闭合开关,他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选填“调大”或“调小”)直到电压表示数为U0,再记录电流表示数;
    ③断开开关,用25Ω的定值电阻替换10Ω的定值电阻再闭合开关,他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不能调为U0.为完成五次探究,小欣设计了如下三个调整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如果只调整电压表的示数,则应控制电压表示数U0的范围为2.5V~3V
    B.如果只更换滑动变阻器,则更换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不小于25Ω,最大电流不小于0.4A
    C.如果只更换电源,则更换的电源电压范围是2V~3.6V

    组卷:270引用:3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