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京师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7 21:30:2

一、基础知识于运用(34分)

  • 1.亲爱的同学,考试是一时的事情,学习是一生的事业。请赏读如图两幅书法作品,选定其中最能表达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的一幅,将其内容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

    组卷:4引用:2难度:0.8
  • 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戍鼓断人行,
     
    。(《月夜忆舍弟》杜甫)
    (2)
     
    ,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庭筠)
    (3)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苏轼)
    (4)
     
    ,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5)寂寂江山摇落处,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25引用:14难度:0.9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10引用:4难度:0.8
  • 5.下列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0引用:7难度:0.8

(四)

  • 14.记叙文阅读《父亲的雨》:
          ①有一个人总在来雨时走出家门,那是我父亲。
          ②田是梯田,禾苗都是喝水长大的,但天雨常不遂人愿,所以在每一垅梯田的上坳总得有一口山塘。夏天热,禾苗需要同人一样拼命喝水,山塘没多一会儿就被喝得见了底,村人就有些慌了。好在天再糊涂,也不会让村人处在恐慌中太久。雨说来就来,一堆乱云一聚,几声炸雷一响,还不等村人都从田里地里跑回家,雨就下了。站在屋檐下,看雨中的庄稼欣欣向荣的样子,村人都一脸傻乐,乐得什么都忘记了。只有父亲还记得要往山塘补水,他是一个小小的村民组长。
          ③父亲先也是站在屋檐下,傻头傻脑地看雨,突然就记起了什么的样子叫一声,哦,要去拦水,说罢提把锄头就冲进雨幕。等母亲转身从灶背屋寻来蓑衣斗笠时,他已经不见人影了。为这,父亲回来没少挨骂。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叨唠,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母亲一边念叨一边把准备好的热水提到灶背屋。父亲洗澡时,母亲又从衣柜里把干净的衣服找出来。
          ④父亲年轻时很结实的,他什么也不怕,再大的风雨也敢往里钻。风雨越大,父亲就一副越快乐的样子。有时,父亲叫一声要去拦水,就被母亲眼明手快地拉住了。虽然戴上母亲寻来的斗笠,但一出门,风就将它刮跑了。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将斗笠拾起来,然后一甩手,斗笠旋转着从大门口飘进屋来,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溅了我们一身。待我们弹落身上的水珠,再看父亲时,父亲又消失在雨中不见了。父亲在雨中的身影像个谜,一闪一闪的。
          ⑤在瓢泼似的雨中,道道水流从山上落下来,父亲全把它们往山塘里赶。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我想,面对一下子就水灵丰活的山塘,父亲内心应该有一种满足。
          ⑥但我仍怀疑父亲是为着好玩,他在雨中那副兴奋得不得了的样子同小孩儿没什么区别。但小孩儿不能玩雨,小孩儿只能在大雨初来时,在稀稀朗朗的雨颗中,嚎着叫着钻来钻去,迅速返回屋檐下。所以我竟有些羡慕父亲。
          ⑦一年夏天,天旱了很久,大伙以为再没雨下了,就挖开山塘拼命往自己田里放水,父亲左劝右劝要节约,但没有人听他的。后来再下雨时,父亲硬撑了两个小时没出门,但终于没忍住又冲了出去。只有母亲看着心疼,念叨就更勤了。
          ⑧母亲的念叨并非多余,如今年老的父亲一身病痛,不打半点折扣。母亲给父亲煎药时,还在不停地念叨,而父亲,也再不能笑吟吟地听她念叨了。他躺在床上,配合母亲的念叨,咝咝咝地从牙缝里抽着凉气,他疼呢。父亲_______。
    (1)阅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叨唠,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为什么挨了骂父亲也不在意,仿佛是件快乐的事?)
    ②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山塘给“吹胀”了是什么意思?)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
    (3)文章以“父亲的雨”为题有哪些作用?说说你的看法。
    (4)读了本文后,你从父亲身上学到什么或受到怎样的启发?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至少回答两点)

    组卷:41引用:3难度:0.6

三、写作(50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后盾”,意即“背后支持和援助的力量”。“后盾”,可以是父母师长;“后盾”,可以是社会国家,“后盾”,也可以是理想信念……请结合生活体验,根据你对“后盾”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写;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