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 《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19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文学常识
-
1.文学知识填空。
(1)孟子,名
(2)《孟子》是一部记录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组卷:172引用:3难度:0.9 -
2.通假字。
(1)困于心,衡于虑。
(2)曾益其所不能。
(3)入则无法家拂士。组卷:48引用:2难度:0.9
一、文学常识
-
6.阅读《孟子》二章,回答问题。
(1)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
(2)短文先从正面论述组卷:44引用:3难度:0.8 -
7.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1)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二段主要论证了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都是在困境中造就的观点。
B.本文第三段从人应有“生于忧患“的心态角度,对上述观点进一步加以阐发。
C.本文第四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D.从全文看,主要是从“生于忧患“的角度来论证的。
(2)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文章开头列举舜、孙叔敖等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4)课文第③段,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5)本文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6)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7)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
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
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8)请结合短文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材料链接:2008 年,伟大的祖国遭受了雪凝、“藏独“、地震等接踵而至的灾难。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注】邦:国家。组卷:22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