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8 8:51:19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组卷:526引用:417难度:0.9 -
2.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
组卷:178引用:74难度:0.9 -
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组卷:23引用:3难度:0.8 -
4.下列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组卷:71引用:1难度:0.6 -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50引用:7难度:0.9 -
6.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组卷:641引用:42难度:0.6 -
7.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
组卷:55引用:3难度:0.9 -
8.下列物质能与稀硫酸反应,且得到浅绿色溶液的是( )
组卷:183引用:3难度:0.5 -
9.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um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
组卷:43引用:1难度:0.9 -
10.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
组卷:1048引用:80难度:0.8 -
11.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主要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组卷:57引用:2难度:0.5 -
1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组卷:150引用:4难度:0.7 -
13.下列关于S+O2
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点燃组卷:1751引用:61难度:0.9
【科学探究】
-
38.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2 加入2mLNaOH浓溶液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3 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4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5 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
(2)实验3的目的是
(3)实验4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
(6)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试剂是组卷:59引用:1难度:0.5
【实际应用定量计算】
-
39.氢化钙(CaH2)固体可用于登山队员的能源提供剂,它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CaH2+2H2O═Ca(OH)2+2H2↑,氢气供燃烧之需。现有84g氢化钙与足量水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
组卷:88引用:2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