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必修2)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物质A是一种安全低残留的抑菌剂,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因长期使用,其防治纹枯病的效果有所下降,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
组卷:39引用:5难度:0.6 -
2.某原核生物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后,转录形成的mRNA长度不变,但翻译出的多肽链变短,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组卷:40引用:4难度:0.8 -
3.小麦种子萌发时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不需要光。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下列现象一定会发生的是( )
组卷:16引用:3难度:0.7 -
4.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其中有荚膜的S型菌有毒性,能引起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无荚膜的R型菌无毒性。如图为研究人员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2引用:3难度:0.7 -
5.共同进化形成了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物种和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0引用:2难度:0.8 -
6.在观察果蝇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时,发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呈现4种不同的形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2引用:9难度:0.7 -
7.科学家把等量的小白鼠败血症病毒(一种RNA病毒)颗粒加入甲乙两支试管,其中甲试管中含有带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乙试管中含有带放射性标记的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能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酸,乙试管中不能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4引用:1难度:0.7 -
8.2019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表彰了三位科学家在研究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中作出的贡献,该机制中离不开一种称为缺氧诱导因子(HIF)的蛋白“开关”,在正常的氧气条件下HIF会迅速分解,但当氧气含量下降时,HIF含量增加,促进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使人体细胞适应缺氧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2引用:8难度:0.7 -
9.IL-6R基因编码的IL-6R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蛋白,研究发现,IL-6R基因的过度表达会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TAT3蛋白,形成二聚体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异常表达,引发恶性肿瘤。下列叙述的错误的是( )
组卷:57引用:3难度:0.8
二、非选择题。
-
28.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株,其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选一株白花雌株和一株白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中白花:红花=3:1.不考虑变异和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欲判断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数量和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还需统计
(2)若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共同控制,且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请在图中标明亲本植株的基因情况。
(3)为进一步确定(2)题中基因型和表现型是哪种对应情况,可选用F1中植株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
预期结果及结论:组卷:71引用:4难度:0.6 -
29.植物在机械损伤或受到病虫侵害时,会表达一种防御蛋白--蛋白P.为研究一种新的植物激素茉莉酸对蛋白P基因表达的影响,科研人员用番茄植株进行实验。
(1)茉莉酸是在植物生命活动中传递
(2)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番茄叶片C1和J1置于封口的玻璃瓶中,其内分别放置含清水或含茉莉酸(具有挥发性)的海绵,叶片M紧贴在玻璃瓶的封口外。4小时后,测定各叶片中蛋白P的mRNA量,结果如表。叶片 蛋白P的mRNA量 C1 6±4 C2 7±3 M 7±3 J1 223±7 J2 172±4
②本实验中,M叶片的结果说明,J2叶片蛋白P的mRNA量变化不是由
③本实验可以得出的两个结论有
(3)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请提出一个清晰的、解释J2叶片数据的科学假设:
(4)其他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叶片机械损伤可以诱导蛋白P的表达和脱落酸(ABA)含量增加。科研人员推测,叶片受到机械损伤后内源茉莉酸增加,诱导ABA合成增加,ABA进而促进蛋白P的表达。为验证上述推测,需要在上述已知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下列实验中的
a.给叶片单独施加ABA,检测蛋白P含量
b.给叶片同时施加ABA和茉莉酸,检测蛋白P含量
c.机械损伤叶片后,检测损伤叶片的茉莉酸含量
d.给叶片单独施加茉莉酸,检测ABA含量组卷:78引用:7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