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共20分)
-
1.一种代号为H39的原生动物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小的动物。H39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组卷:31引用:2难度:0.9 -
2.冬天来临,日照变短,生活在北极的雪兔将棕毛换成白毛,春天时又将白毛换成棕毛。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03引用:6难度:0.5 -
3.月季花作为平顶山市的市花,象征着吉祥、幸福、坚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2难度:0.5 -
4.如图所示为人的造血干细胞产生不同类型血细胞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 )
组卷:377引用:26难度:0.5 -
5.中国小麦产量世界第一,河南小麦产量全国第一。下列有关小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4引用:2难度:0.5 -
6.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樱桃红、油菜黄、李子甜、稻花香……云南开启了乡村振兴新篇章。下列关于植株生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71引用:9难度:0.5 -
7.关于树木移栽的做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331引用:30难度:0.3 -
8.豌豆煮食能生津解渴、消肿胀。如图是豌豆果实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3引用:2难度:0.5
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共6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
25.“碳中和”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家战略,本质上是通过多种途径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山东省桑沟湾地区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的“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1)该生态系统是由海带等生物因素与
(2)科研人员监测了养殖区与非养殖区海水的相关指标,以判断该养殖模式的效果。
①据图2可知,该养殖模式可以显著
②结合图1分析形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浮游植物和
综上所述,“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大气二氧化碳向海洋的扩散,从而助力实现“碳中和”。组卷:169引用:7难度:0.6 -
26.“使用公筷,筷筷有爱!”,使用公筷真的有助于减少细菌的传播吗?某生物组的同学就此开展了下述实验:
步骤一 研究人员在某餐厅点了六道菜,餐前对每道菜进行无菌采样。
步骤二 每道菜平均分成两份,测试人员进餐时一份使用公筷,另一份不使用公筷。餐后每份菜至少留下25克作为样本再次无菌采样。
步骤三 采集的样本都通过冷链运输(运输全程保持低温)到实验室,经过48小时的培养,统计每克样品中细菌的数量,结果如下表:菜名 凉拌
黄瓜水果
沙拉清炒
芦笋烩三鲜
(热菜)酱油蒸河
虾(热菜)甜豆炒火
腿(热菜)餐前(个/克) 14000 2000 30 140 15 20 餐后(个/克) 公筷组 16000 2800 30 90 1400 2100 非公筷组 45000 4300 530 6200 35000 110000
(2)餐后每道菜中,细菌数量较多的都是非公筷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提倡使用公筷,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此措施属于
(4)针对目前国内严峻的疫情状况和上述探究得出的结论,请你为广大民众就餐设计一句提示语:组卷:1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