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4课 荷塘月色》2021年同步练习卷(11)

发布:2024/12/26 20:30:3

一.【基础练习】

  •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mí)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啜着些白花,有(ē)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chà)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婉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ài)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91引用:5难度:0.5
  • 2.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是满月,天上            有一层淡淡的云,           不能朗照,            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            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组卷:26引用:6难度:0.7
  •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②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③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④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⑤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组卷:53引用:6难度:0.7
  • 4.“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  )

    组卷:107引用:13难度:0.7

三、【课外阅读】

  •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 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惘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1)“月是故乡明”是唐朝诗人
     
    的诗句。
    (2)作者对于故乡的回忆主要是从
     
     
    两个方面来写。
    (3)文章第4、5两段场面描写的作用是
     

    (4)文章第6段作者反复提到故乡的“小月亮”,对此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小月亮”是作者对故乡明月的爱称,饱含作者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B、文章用“小月亮”与广阔世界的“大月亮”进行对比,是为了表现故乡明月之美。
    C、称故乡的月亮为“小月亮”,原因之一是故乡的月亮充满了作者的童年回忆。
    D、作者对故乡的“小月亮”反复咏叹,使得文章的感情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5)对于第7段的理解赏析,下列各项中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年届耄耋,住在风景如画的朗润园中,颇感满足和欣慰。
    B、这段中作者引用老友对荷塘月色美景的慨叹,从侧面突出了朗润园中的景致。
    C、作者着力描写朗润园的“绝妙风光”,是为了铺垫下文的思乡浓情。
    D、这段文字从动静声色等多个角度地描写了朗润园晴朗夏夜的月色之美。
    E、这段文字语言清丽雅致,多化用古诗文中的佳句,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F、从写作手法上说,本段描绘细腻,虚实结合,用丰富的想象拓展了朗润园狭小的空间。
    (6)文章第8段中划线句的含义是
     

    (7)思乡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请联系本文以及高中教材的相关作品,简析此类文章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

    组卷:5引用:2难度:0.4

四、【片段写作】

  • 13.《故都的秋》《荷塘月色》都是写景散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你也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写一段写景的文字,表达你的某种情感。要求:(1)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2)150字左右。

    组卷:7引用:3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