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 三峡》2021年同步练习卷(14)

发布:2024/11/17 15:30:2

一、填空题

  •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

    组卷:3引用:1难度:0.8

二、课内阅读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属引凄异:
     

    王命急宣: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作者引用渔歌有何作用?
    (4)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章是如何描写山之高峻这一特点的?

    组卷:14引用:2难度:0.6
  • 3.阅读郦道元《三峡》,完成下列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𪩘/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蔽日(隐瞒)
    B.多趣味(确实)
    C.绝𪩘多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消失)
    (3)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A.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B.重重的悬崖和陡峭的岩壁,都隐藏在蓝天下遮挡住太阳,只有在正午和半夜,才能看见太阳和月亮。
    C.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隐藏于天空和太阳下,在正午和半夜,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D.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只有不是正午和半夜,就能看见太阳和月亮。
    (4)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组卷:8引用:1难度:0.3
  • 4.阅读《三峡》,完成各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引凄异                        属: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也  疾: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填空
    a.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出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b.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这可以从本文中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①:
     

    原句:
     

    理由②:
     

    原句:
     

    (4)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更因三峡工程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导游词:
     

    组卷:236引用:4难度:0.7
  • 5.阅读《三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三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端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致的选项是
     

    A.春冬 又数刀毙
    B.不疾也 自康乐
    C.飞漱其间 其间千二百里
    D.沿溯阻 𪩘多生怪柏
    (2)翻译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③段中,“清荣峻茂”这极为精准的四个字,着重状写了水、木、山、草四种景物的特点,由此引发作者“良多趣味”的感慨。
    B.第④段写三峡的秋景,以其代表性的动物“猿”来表现,先直述其声凄异,再引渔歌为证,情景交融,渲染了秋天的凄凉萧瑟。
    C.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语言凝练生动,行文富于变化,多采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收放有致,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D.文章描绘三峡的奇异景象,动静结合。写水,跌宕多变,夏水激荡奔放,春冬之水静中有动,秋水枯瘦凄清。写山,以动为主,文势舒缓。
    (4)《三峡》《与朱元思书》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
     

    组卷:27引用:3难度:0.7
  • 6.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略无阙处        略无
     

    ②沿阻绝      溯
     

    引凄异        属
     

    多趣味        良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第四段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是从什么角度写景?表现了景物什么特征?
    (4)如果你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

    组卷:1引用:1难度:0.3
  • 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略无
     

    引凄异
     

    (2)翻译下面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作者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第②段则只用了正面描写。
    B.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与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
    C.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D.文章结尾引用渔歌的作用强调、渲染乐了三峡秋天的凄凉、悲愁。
    (4)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组卷:3引用:1难度:0.3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或:王命急宣 以钱币乞之
    B.素:湍绿潭 可以调
    C.故:渔者歌曰 两狼之并驱如
    D.绝:哀转久 群响毕
    (2)选出最能概括本文段内容的一项
     

    A.描绘了三峡夏季水流之急。
    B.描绘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
    C.描绘了三峡春冬之时的美丽景色。
    D.描绘了打鱼人的悲惨生活。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至于夏水襄陵。

    组卷:16引用:2难度:0.7
  • 9.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
     

    引凄异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二段主要是正面描写了夏日三峡的水流湍急,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C.第三段“素湍绿潭”中“绿”既写出潭水之深,又写出潭水之静。
    D.结尾写渔人歌谣,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
    (3)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这可以从本文中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组卷:64引用:3难度:0.7
  • 10.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略无
     

    虽乘御风
     

    峻茂
     

    白帝彩云间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先写“
     
    ”的静景,然后写了“
     
    ”的动景。
    (4)《三峡》和《早发白帝城》都写了猿猴的啼叫声,其作用有何不同?

    组卷:2引用:2难度:0.2
  • 1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三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泉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讞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见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B.至于夏水襄 陵:山陵
    C.则湍绿潭 素:白色
    D.林寒润 肃:严肃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略无
    B.沿阻绝
    C.多趣味
    D.引凄异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郦道元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按照四季特点不同,具体描绘四时景色。
    B.第②段“或王命急宜,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组卷:156引用:4难度:0.6
  • 12.阅读《三峡》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岷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妻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略无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B.每至晴初旦(下霜)
    C.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D.引凄异(读zhǔ,连接)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B.春冬 山川
    C.𪩘多生怪柏 哀转久
    D.不疾也 残年余力
    (3)下列选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峡,在长江上游,是瞿塘峡、西陵峡、和巫峡的总称。
    B.《水经注》一书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同时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作者笔下的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特征。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
    D.作者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三峡四季的景物,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
    (4)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组卷:6引用:2难度:0.9
  • 13.课内文言文阅读。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𪩘多生怪柏 猿则百叫无  
    B.春冬之时,则湍绿潭 可以调
    C.沿阻绝 流逆上矣
    D.哀久绝 如是再啮,石又再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组卷:32引用:2难度:0.9

三、对比阅读

  • 39.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一】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二】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石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节选自《水经注•黄牛滩》)【注】①径:经过。②成就:造就。这里是“自然”的意思。③纡:弯曲、绕弯。④信宿:连宿两夜。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沿溯阻
     

    ②属凄异
     

    (2)把语段(一)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语段(一)写出了三峡夏天和春冬之时“水”的什么特点?请概括。
    (4)两个语段的篇末都引用了歌谣,请简析其作用。

    组卷:503引用:3难度:0.5
  • 40.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以下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瑟飓,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
    ——李白《剑阁赋》
    【注释】①崔嵬:高耸貌;高大貌。②惊雷:使人震惊的雷声。③沧波:碧波。④乡:通“向”
    (1)解释加点的实词。
    ①略无
     

    ②属凄异
     

    青天而中开
     

    ④旁则飞走壑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乙文“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应这样断句: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C.乙文篇幅虽短,但语言精炼,意象丰富鲜明,句式整齐自然,音韵和谐而富于抒情意味,体现了雄奇阔大的浪漫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
    D.两文都写了猿猴的哀鸣,渲染出凄清的气氛。
    (4)甲文中三峡的山和乙文中的剑阁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组卷:185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