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2 13:0:2

一、积累应用(10分)

  • 1.按要求填空。
    (1)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2)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4)《蜀道难》中,“
     
    ”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写两种动物难以逾越来表现蜀道之难。

    组卷:2引用:1难度:0.9

一.按要求选择(5分)

  •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组卷:51引用:8难度:0.7
  •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将人类一切有关自然界的有系统的知识都视为科学,       。但即使如此,上面的说法要成立也仍然有困难。       ,他们之间无法进行谁“领先”的比较,       。只有当我们将“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概念混合成一个概念,即我们经常使用的、极富中国特色的“科技”一词,       
    (江晓原《技术与发明》导言)
    ①因为中国古代的科学发展与西方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②那么中国古代毫无疑问是有科学的
    ③如果我们使用最宽泛的“科学”概念
    ④此时“中国曾经遥遥领先”的说法才有可能成立
    ⑤就像我们无法在一个向东走和一个向南走的人之间进行谁“领先”的比较

    组卷:29引用:2难度:0.8

二、阅读(70分)

  • 8.相州昼锦堂
    (宋)欧阳修
          ①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
          ②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③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④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注】①相州昼锦堂:相州,地名,今河南省安阳县。魏国公韩琦是相州人,以武康节度使身份回相州任知州,如衣锦还乡,因此修建了昼锦堂。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之、焉
    B.于、也
    C.乃、乎
    D.而、矣
    (2)对第②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一句收拾前文、振起下意。
    B.人们所说的做将相、得富贵都是韩琦早就应当拥有的。
    C.军中的大旗和象征权力的官服都是韩琦为了显示荣耀和高贵。
    D.只有恩及百姓功在国家,名垂青史光照后世才是韩琦的志向。
    (3)对于韩琦“措天下于泰山之安”的表现,本文与《曲洧旧闻》记载略有不同,试加以评析。
          欧阳文忠公作《锦堂记》成,云:“垂绅正笏,不动声气。如此,予所亲见,故实记其事,无一字溢美。于斯时也,他人皆惴慄流汗,不能措一词:公独闲暇如安平无事,真不及也。”
    (选自《曲洧旧闻》)
    【注】《曲洧旧闻》是一部宋人笔记,材料丰富、内容可靠。其中包含人物轶事等,记录有关宋代文人之的交往,并提供很多细节。
    (4)欧阳修写《相州昼锦堂记》,对昼锦堂却着笔不多,是否离题?试作分析。

    组卷:8引用:2难度:0.6

三、写作(70分)

  • 9.作文。
          美剧《人生切割术》描绘了一种新兴技术——将芯片植入人脑,使人的工作和生活完全分割:有一个“你”一直在工作有一个“你”则享受着生活,两者间的记忆和体验皆不相通。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组卷:4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