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山西省临汾市多校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4 19:0:2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 1.默写。
    (1)黄鹤一去不复返,
     
    。(《黄鹤楼》崔颢)
    (2)
     
    ,终为土灰。(《龟虽寿》曹操)
    (3)征蓬出汉塞,
     
    。(《使至塞上》王维)
    (4)
     
    ,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李白)
    (5)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6)
     
    ,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吴均)
    (7)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中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的诗句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2.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现代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无论古今,诚信都应该成为每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请积极参与“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问题。
    【解说诚信】
    chéng诚 形声字。“言”表意,表示言语真诚;“诚”表声。《现代汉语词典》中“诚”的释义有:(心意)真实,如开诚布公、真心诚意;实在、的确;如果、果真;姓。 xìn信 《说文》:“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本义是“真心诚意”,如《诗经》:“信誓旦旦。”《礼记》:“讲信修睦。”后引申为相信、确实、相信等。
    (1)为了更好地理解“诚信”的含义,第一小组展示了以上材料,请你阅读其内容并思考,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A.“诚”是一个形声字,而“信”是一个会意字。
    B.“诚信”二字中都含有“言”字,说明“诚信”首先要“言语真诚”。
    C.“真心诚意”“讲信修睦”这两个短语结构不同。
    D.“诚信”“相信”词性不同。
    【读文赏句】
    ㅤㅤ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前提,它像丰碑一样屹立在我们心中,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诚信是情感与情感汇聚的基石,它像溪水一般流淌在我们眼中,昭示着我们的和谐友爱。
    ㅤㅤ没有诚信,就像生活没有阳光的温暖
    ㅤㅤ没有诚信,就像生命没有爱心的支持
    ㅤㅤ没有诚信,就像风筝没有了线的牵引,只能在天空中放纵
    ㅤㅤ没有诚信,就像羔羊迷了路,只能在迷途中徘徊。
    ㅤㅤ诚信会为你插上飞翔的翅膀,带你飞向理想的远方。
    (2)第二小组朗诵了上面这段有关“诚信”的文字,赢得阵阵掌声。请品读朗诵,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A.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诚信”的重要性。
    B.画线句子中的“;”表示这两个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
    C.加点的“屹立”“流淌”“放纵”“迷途”词性相同,都是动词。
    D.朗诵这段文字时要坚定有力,最后一句要读得充满希望。
    (3)找出上文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个句子,抄写在下面,并结合语境说说运用比喻的好处。
    【赞扬“诚信”】
    (4)“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诚信老人江新波的事迹感人至深,阅读下面材料,仿照示例,为他拟一则颁奖辞。(50字左右)
    ㅤㅤ江新波,男,84岁。2009年他的小儿子罹患癌症去世,当初为了给小儿子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20多万元外债。老伴长年卧病不起,小儿媳没有工作,追悼会上,江新波抚摸着小儿子的遗像老泪纵横:“儿子,向亲戚们借的救命钱,我们不能赖,你放心,欠下的债,我一定会还清!再苦再累,也不能丢掉诚信!”10年来,他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靠着种菜、养牛,偿还了20多万元债务。
    【颁奖辞示例】(“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马旭的颁奖辞)
    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你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组卷:4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36分)

  •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ㅤㅤ材料一:
    ㅤㅤ预旺堡是位于宁夏东南部的一个古老的回民城池,现在成了一方面军司令部的驻地。
    ㅤㅤ我在这里找到了该军的参谋部和司令员彭德怀。
    ㅤㅤ我原以为他是个疲惫的、板着脸的狂热领袖,身体也许已经垮了。结果我却发现彭德怀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只是肚子不好,这是在长征途上有一个星期硬着头皮吃没有煮过的麦粒和野草,又吃带有毒性的食物和几天颗粒未进的结果。
    ㅤㅤ我住在彭德怀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ㅤㅤ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彭德怀突然向他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
    ㅤㅤ附带说一句,虽然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彭德怀,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我在那里的时候,看到有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要悬赏缉拿他、徐海东、毛泽东。彭德怀下令要保存这些传单。这些传单都是单面印的,当时红军缺纸,就用空白的一面来印红军的宣传品。
    ㅤㅤ我注意到,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许多孩子充当勤务员、通讯员、号兵、马夫,作为红军正规部队组织起来,叫做少年先锋队。我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个人问题。他很尊重他们。
    ㅤㅤ……
    ㅤㅤ有一次我同彭德怀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听的歌。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还只八月底。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ㅤㅤ我后来了解彭德怀为什么喜欢这些“小鬼”,那是他向我的再三要求让步,把他自己的童年的一些情况告诉我的时候。他在自己的童年所受的苦,可能使西方人听来感到惊奇,但是却是够典型的背景材料,可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中国青年像他那样投奔红军。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有删改)ㅤㅤ材料二:
    ㅤㅤ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ㅤㅤ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ㅤㅤ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ㅤㅤ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ㅤㅤ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ㅤㅤ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ㅤㅤ……
    ㅤㅤ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ㅤㅤ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ㅤㅤ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节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1)仔细揣摩下面的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ㅤㅤ“冲到顶上去!”彭德怀突然向他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
    (2)分析材料二中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3)两则材料中都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任意一则材料具体分析。(不少于100字)

    组卷:9引用:1难度:0.5

三、作文(40分)

  • 6.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无论是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还是朱德司令的《回忆我的母亲》,都是用文字表达着自己的情感。
    请以“____引起的回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要恰当地穿插进议论和抒情;
    ③要有真情实感;
    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组卷:1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