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1课 种树郭橐驼传》2021年同步练习卷(1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过关练

  • 1.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偻,隆然伏行
     

    ②故且怠
     

    组卷:3引用:1难度:0.9
  • 2.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不抑耗其实而已
    古义: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2)若不过焉则不及
    古义:
     

    今义: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节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最高;指明范围,含有往小里或轻里说的意味,仅仅;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转折,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跟“只是”相同。

    组卷:3引用:3难度:0.5
  • 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驼种树
     

    (2)我固当
     

    (3)其欲密
     

    (4)早以蕃
     

    (5)移之
     

    (6)其事以为官戒也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4.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理,非吾业也。
    特殊句式:
     

    译文:
     

    (2)故不我若也。
    特殊句式:
     

    译文: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5.成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这位先生家世代行医,到他这里已是第五代。据说有橐驼之技,能起死回生。
     
    (判断正误)
    (2)医学研究发现,浓度75%的酒精杀菌效果最好,浓度95%的酒精反而起不到杀菌的作用,过犹不及。酒精的浓度过高,会使细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以致酒精无法进入细菌内部将其杀死。
     
    (判断正误)

    组卷:3引用:2难度:0.7
  • 6.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唐宋古文运动,指唐代中期及宋朝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韩愈、柳宗元都是其中的倡导者。
     
    (判断正误)

    组卷:12引用:2难度:0.9
  • 7.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橐驼非能使木寿孳也
     

    不得暇
     

    ③北山愚公者,年
     

    ④存者偷生,死者长已矣
     

    组卷:16引用:3难度:0.7
  • 8.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种树郭橐驼
     

    其事以为官戒也
     

    组卷:3引用:3难度:0.7

四、微写作。

  • 25.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虽然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请学习《种树郭橐驼传》的写法,针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写一则富有启示意义的寓言故事。250字左右。

    组卷:3引用:2难度:0.7

三、三年模拟练

  • 2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蒋乂字德源,常州义兴人,徙家河南。乂性锐敏,七岁时,见庾信《哀江南赋》,再读辄诵。外祖吴兢位史官,乂幼从外家学,得其书,博览强记。逮,该综群籍,有史才,司徒杨绾尤称之。父将明在集贤,值兵兴,图籍殽舛,白宰相请引乂入院,助力整比。宰相张镒亦奇之,署集贤小职。乂料次逾年,各以部分,得善书二万卷。再迁王屋尉,充太常礼院修撰。贞元九年,擢右拾遗、史馆修撰。德宗重其职,先召见延英,乃命之。
          十八年,迁起居舍人,转司勋员外,皆兼史任。帝尝登凌烟阁,视左壁颓剥,题文漫缺,行才数字,命录以问宰相,无能知者。遽召乂至,答曰:“此圣历中侍臣图赞。”帝前口以诵补,不失一字。帝叹曰:“虽虞世南默写《列女传》,不是过。”会诏问神策军建置本末,中书讨求不获,时集贤学士甚众,悉亡以对。乃访乂,乂条据甚详。宰相高郢、郑珣瑜叹曰:“集贤有人哉!”明日,诏兼判集贤院事。
          未几,改秘书少监,复兼史馆修撰,与独孤郁、韦处厚修《德宗实录》。以劳迁右谏议大夫。裴垍罢宰相,而李吉甫恶垍,以尝监修,故授乂太常少卿。久之,迁秘书监,累封义兴县公。
          乂在朝廷久,居史职二十年。每有大政事议论,宰相未能决,必咨访之,乂据经义或旧章以参时事,其对允切该详。初以是被遇终亦忤贵近介介不至显官然资质朴直遇权臣秉政辄数岁不迁。尝疏裴延龄罪恶及拒王叔文,当世高之。结发志学,老而不厌,虽甚寒暑,卷不释于前,故能通百家学,尤明前世沿革。家藏书至万五千卷。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以是被遇终/亦忤贵近/介介不至显官/然资质朴/直遇权臣秉政/辄数岁不迁
    B.初以是被遇终/亦忤贵近介介/不至显官/然资质朴直/遇权臣秉政/辄数岁不迁
    C.初以是被遇/终亦忤贵近/介介不至/显官然资/质朴直遇权臣秉政/辄数岁不迁
    D.初以是被遇/终亦忤贵近/介介不至显官/然资质朴直/遇权臣秉政/辄数岁不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礼,一般在二十岁。《礼记》将冠礼定位于“冠者礼之始也”。
    B.拾遗,职官名,唐代武则天时始置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
    C.实录,编年体史书的一种。皇帝驾崩后,取其起居注、日历、时政记等编撰。
    D.百家学,原指秦汉时代的各种思想流派或持各种思想的人,后来泛指各种学术流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乂天性敏锐,博览强记。他七岁时看到庾信的《哀江南赋》,读过两遍就能背诵,后在做史官的外祖家学习。
    B.蒋乂融会群书,史才高超。他曾被引荐进入集贤院,协助整理图书,不到一年就整理出完善的图书两万卷。
    C.蒋乂以史论政,才能突出。朝廷上宰相有不能裁决的重大政事时,就向蒋乂咨询,蒋乂引经据典,应对得当。
    D.蒋乂品格高尚,学而不厌。他曾经抗拒权贵,受到人们推崇;他好学不厌,严寒酷暑手不释卷,“能通百家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父将明在集贤,值兵兴,图籍殽舛,白宰相请引乂入院,助力整比。
    ②帝前口以诵补,不失一字。帝叹曰:“虽虞世南默写《列女传》,不是过。”
    (5)统观全文,蒋乂的博闻强识体现在哪几件事上?

    组卷:1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