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2019)选修1《5.3 植物对多种环境信号作出反应》2022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下列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6 -
2.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5难度:0.7 -
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4难度:0.7 -
4.如图关于植物茎背地生长和根向地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4难度:0.7 -
5.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需秋天播种次年夏天收获,春播的冬小麦不能抽穗,所以若是秋天未能及时播种,人们把萌发的冬小麦种子做0℃~5℃的低温春化处理一段时间,然后用于春季补种。夏季收获季节要及时收割,否则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严重影响产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7引用:4难度:0.6 -
6.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环境因素调节,光、温度、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几项( )
①对植物来说,光只是提供能量。
②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
③接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
④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光照决定的
⑤高等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各个器官、组织、细胞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⑥年轮、春化作用均能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⑦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平衡石细胞来实现的组卷:45引用:14难度:0.7 -
7.光、温度等环境信号对植物的开花有重要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4引用:6难度:0.7
二、填空题
-
20.植物开花需要日照长度必须大于临界日长(一般为12-14小时以上)称为长日照植物,植物开花需要日照长度只有短于其所要求的临界日长(一般在12-14小时以下)称为短日照植物。科学家通过改变24小时的光照和黑暗的时间处理植物A和植物B一段时间,结果如图组1和组2、组5和组6。
(1)根据组别
(2)科学家又对植物A和植物B分别做了以下处理:闪光打断黑暗时间,短暂的暗处理打断光照时间。实验结果如图组3和组4、组7和组8.根据图示结果可知影响植物开花的关键因素是
(3)若要B植物提前开花,可以怎样处理:组卷:28引用:7难度:0.6 -
21.苜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苜蓿的秋眠性(寒冷条件下,某些品种会通过休眠来降低代谢强度,减缓生长速率,以度过逆境)是决定其合理引种和选择栽培地的重要指标。科研人员以苜蓿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实验。
(1)从甲、乙、丙三个品种中分别选择相同数量的
(2)测定各组植株的株高,结果如表所示。光照时间(h/d)
平均株高(cm)
品种8 12 16 甲 4 52 89 乙 28 53 91 丙 50 53 91
(3)测定各组植株光敏色素含量和不同激素含量的比值,结果如图1、图2所示。
①植物体中IAA和GA(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细胞伸长。在一定范围内,图2中IAA/ABA、GA/ABA的值较大时会
②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推测,某些品种的苜蓿可以在短日照寒冷条件下生存的原因是光照作为信号被光敏色素捕捉,使光敏色素含量
(4)上述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研究组卷:2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