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发布:2024/11/21 4:0:1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注意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
1.构成肾脏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组卷:47引用:1难度:0.7 -
2.茅膏菜能捕捉昆虫并消化吸收,却属于植物,与昆虫细胞相比它的细胞具有( )
组卷:279引用:11难度:0.4 -
3.喇叭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受到异物刺激时,会弯曲躲避,再用纤毛驱除异物,甚至收缩或游走,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84引用:4难度:0.7 -
4.为改善番茄果皮细胞显微观察效果,下列提出的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
组卷:70引用:8难度:0.4 -
5.下列人体结构属于器官的是( )
组卷:28引用:1难度:0.7 -
6.某种眼蝶翅上有酷似猫头鹰眼睛的斑纹,有利于其躲避天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71引用:3难度:0.6 -
7.某草场采用“牧鸡治蝗”的方法能有效控制草原蝗虫的泛滥。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36引用:5难度:0.6 -
8.如表为甘蔗不同发育期所需无机盐的比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吸收总量百分比(%) 氮(%) 磷(%) 钾(%) 苗期-发芽长叶 8 9 4 分蘖期-茎分枝 16 18 14 伸长期-茎拔节 66 68 74 成熟期-积累糖分 10 6 8 组卷:43引用:8难度:0.4 -
9.通过检测蔬菜大棚中气体含量变化,可初步反映蔬菜的光合速率,应检测的气体是( )
组卷:30引用:2难度:0.6 -
10.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将银边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用黑纸遮盖在②处的上下两面,移至光下几小时后,取下叶片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70引用:5难度:0.5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5分)
-
31.黄瓜是餐桌上常见的蔬菜,清脆爽口深受人们喜爱。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花属于单性花,花大且有亮黄色的花冠(如图1)。根据图1推测黄瓜的传粉方式为
(2)栽培型黄瓜是由野生型黄瓜培育而来。根据图2可知,与野生型黄瓜相比,栽培型黄瓜的特点是
(3)黄瓜果实有苦味是因为细胞中有苦味素,可以减少害虫啃食。苦味素的合成受苦味素合成酶基因控制。根据图3杂交实验结果可知,该基因控制的果实有苦味这一性状为
(4)研究发现通过调整施肥比例、大棚温度和光照条件等因素可以降低黄瓜果实的苦味,这体现了生物的性状是由
(5)野外自然生长的黄瓜中多数是叶和果实带有苦味的,极少会出现二者均不苦的个体,请你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推测其原因是组卷:104引用:3难度:0.4 -
32.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自古就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早在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就在其《伤寒杂病论》序中,描述过他的家族所遭遇的悲苦,“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而到了近代,“伤寒玛丽”的出现让人们对伤寒等传染病有了更深的认识。
玛丽是一名厨师,给雇主家做饭。她到哪家,哪家就有人得伤寒。在10年期间她换了8个雇主,共计传染56人,所以大家都叫她“伤寒玛丽”。这一事件使人们意识到,健康人也能传播致命的疾病,这样的人被称作“健康带菌者”。他们不得病,却可以把病传染给别人。
为什么会出现“健康带菌者”呢?一般情况下当病菌入侵人体后,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和产生的抗体等“防御部队”会与病菌展开激烈的斗争。但是每种病菌的毒力是有强有弱的,而人的免疫能力也是不一样的。“伤寒玛丽”与其体内病菌进行的斗争就不那么激烈,因此她不表现任何症状,和病菌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是一名健康带菌者。
人类是如何战胜伤寒的呢?首先,20世纪初英国医生赖特研制出伤寒疫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这种疫苗得到了应用,极大地减少了伤寒的出现。其次,20世纪中叶抗生素的出现更是为人类战胜伤寒吹响了胜利的号角。当然,在与伤寒的斗争过程中,我国的中医学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的一些药方现在仍有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在中西医的共同努力下,伤寒的传播已经被人类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但我们仍旧不能放松警惕,要时刻提防这种可怕疾病的卷土重来。
(1)下列生物中与伤寒杆菌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A.酵母菌 B.霉菌 C.乳酸菌
(2)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录的“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描述了伤寒病传播速度很快,这体现了该传染病
(3)文中提到的“激烈的斗争”是指
(4)伤寒属于急性肠道传染病,你认为可以切断该病传播途径的具体措施有:组卷:5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