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江省丽水市高中发展共同体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组卷:20引用:2难度:0.5 -
2.蒸馏时须用到的仪器是( )
组卷:20引用:2难度:0.6 -
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6 -
4.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4难度:0.6 -
5.下列矿物与其主要成分对应不当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7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4引用:1难度:0.8 -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7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6 -
10.氯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工业上保存氯气通常使用干燥的钢瓶。但如果瓶口位置发生漏气,且漏气不明显时,我们可以使用浓氨水来检验(已知:8NH3+3Cl2═N2+6NH4Cl)。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76引用:1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0分)
-
31.某小组进行测定某变质的铁铝合金(杂质主要为Al2O3和Fe2O3)样品中铁含量,并制备Fe3O4胶体粒子,相关实验方案设计如图:
已知:乙醚[(C2H5)2O]易燃,沸点为34.5度,微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在较高的盐酸浓度下,Fe3+与HCl、乙醚形成化合物[(C2H5)2OH][FeCl4]而溶于乙醚;当盐酸浓度降低时,该化合物解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Ⅱ中主要金属阳离子是
(2)步骤I中试剂A最佳选择的是
A.浓硝酸 B.浓硫酸 C.浓盐酸+双氧水 D.稀盐酸+双氧水
(3)步骤Ⅱ的“一系列操作”包括如下实验步骤,选出其正确操作并按序列出字母:分液漏斗中加水检验是否漏水→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浓盐酸和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
a.左手拇指和食指旋开旋塞放气;
b.用右手压住玻璃塞,左手握住旋塞,将分液漏斗倒转,并用力振摇;
c.静置分层;
d.打开上口玻璃塞,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e.混合两次分液后的上层液体;
f.向下层液体中加入浓盐酸和乙醚并转移至分液漏斗;
(4)下列关于步骤Ⅲ和步骤Ⅵ的涉及的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Ⅲ中蒸馏操作时,为加快蒸馏速度,采用酒精灯大火加热,收集34.5℃的馏分
B.为减少乙醚挥发,在蒸馏操作时,收集乙醚的锥形瓶应放置在冰水浴中
C.步骤Ⅵ由混合溶液制得Fe3O4胶体粒子的过程中,须持续通入N2,防止Fe2+被氧化
D.析出Fe3O4胶体粒子后通过抽滤,洗涤,干燥获得Fe3O4胶体粒子
(5)步骤Ⅵ测定Fe3+方法有多种,如转化为Fe2O3,间接碘量滴定,分光光度法等。
①步骤Ⅵ主要作用是测定样品中的铁总含量和
②步骤Ⅵ实验时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Fe3+含量,具体过程如下:向25.00mL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体积为VmL.已知滴定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不考虑Fe3+和I-反应限度和滴定操作问题,实际测定的Fe含量往往偏高,其主要原因是组卷:34引用:2难度:0.4 -
32.物质G是制备抗癌药物吉非替尼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体,某研究小组按下列路线合成中间体G。
已知:
(1)①NH2OH/HCl②CH3COCl/CCl4
(2)Fe/HCl
(3)HO-CH2-CH2-O-CH2-CH2-OHR-NH2;R1-X
R1-NH-R2R2-NH2
请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A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化合物A中含有4种不同的官能团
C.化合物C具有碱性
D.化合物G的分子式为C15H20N3O3
(2)上述路线中合成A的反应类型为
(3)写出C到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请设计以乙烯为原料转变为物质C的合成线路(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5)写出化合物B(C8H7NO2)所有可能的同分异构体
须同时满足: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molB最多能生成4molAg;
②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组卷:17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