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9/9 3:0:9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 1.鉴赏书法,巧对对联。
    七年级(2)班在学完《春》后开展“寻觅春天的踪迹”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1)[看“春”悟意]
    一位同学在活动中收集了三幅“春”字,请你任选一幅,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吧。

    (2)[赞“春“抒情]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小明同学为春天拟写了下联,请你来写上联。
    上联:
     

    下联:红杏点点绣千山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2.共阅报刊,经典常读。
    ㅤㅤ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yù 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肃了,我知道有些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ㅤㅤ“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ㅤㅤ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 ______,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ㅤㅤ我忐tè 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定
     
     肃
     
     跷
    忐tè
     

    (2)下列词语的词性与“知道”相同的一项是
     

    A.撬动
    B.甜蜜
    C.太空
    D.秋天
    (3)文段中提到的“船”是一种交通工具。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交通工具的一项是
     

    A.风正一帆悬
    B.马上相逢无纸笔
    C.单车欲问边
    D.闻道龙标过五溪
    (4)以上文段节选自鲁迅先生的 
     
     集《朝花夕拾》中的《
     
    》,文段中横线处应填写的书籍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3.根据提示填空。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小桥流水人家。
    (5)《论语》中阐述求学的三种境界,说明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

    组卷:15引用:4难度:0.5

三、思辨与探究(10分)

  • 9.阅读下面文本,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雄是最亮的星
    ㅤㅤ在你心中,何为英雄?到底该追怎样的“星”?理想中学的李主任在2018年、2021年对全校100名学生的“追星”情况进行了统计。(见下图)

    材料二:
    ㅤㅤ袁隆平先生去世,举世皆悲,山河失色。人们以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位在农粮科技进步、国家粮食安全、世界粮食发展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作为一个对饥馑年代有着深刻记忆的“60后”,我对袁老的辞世尤为悲恸。于这哀悼中,我又有了一份追忆、一些思考。除了世人皆知的科技贡献,他还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精神遗产呢?
    ㅤㅤ对科研工作者而言,袁老的遗产是一种敢于挑战权威、反复实践的求真精神。从1961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而提出杂交水稻课题起,袁老就顶着某些权威学者嘲笑他“对遗传学的无知”的压力,选种、试验、失败,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袁老坚信从实践中能发现真理,也能验证真理。他一生专注于田畴,反复试验求证,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甲】时下不少年轻人口中流行“躺平”,让人看到的是面对挑战的止步和逃避,是注重个人舒适、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消极无为。与其指责批评他们,不如给他们找到可以引领青春世界、照亮未来人生的灯。人生是需要梦想的,但梦想的实现,是需要精神照亮、努力前行的。袁老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天下梦”。从青年时期起他就下定决心“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他心存稻粱梦,却“不为稻粱谋”,而“为天下计”。我想,袁老一生的追求,本身就是最好的精神引领。他淡泊名利却心系天下,对广大青年而言不就是最好的人生之灯吗?【乙】
    (取材于李安《袁隆平的精神遗产》,有改动)
    (1)班级召开以“找准人生坐标,实现人生价值”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找到了上述材料。阅读材料一,简要概括你从图表中得出的结论。
    (2)阅读材料二,概括袁隆平除了科技贡献以外,还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遗产?
    (3)下面这个是对袁隆平精神价值的评论性语段,你认为放入材料二中【甲】【乙】两处,哪一处更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
    ㅤㅤ袁老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他是真理的忠实追随者。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挽起裤管,行走于阡陌稻田,坚持杂交水稻研究,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境界堪称当代科研工作者的一面镜子,照照镜子,我们可以时时鞭策自己,正视不足,改正不足。

    组卷:5引用:2难度:0.5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ㅤㅤ“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的两个梦想。历经半个世纪水稻研究,袁隆平院士将梦的种子撒向了更远的地方。一位老者,一辈子,无私奉献是他不变的坚守,赤子之心是他不变的坚守,童真的梦是他不变的坚守,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是他不变的坚守,他是稻田的守望者!作为新时代的你们,是否也有自己不变的坚守呢?请以“_______是我不变的坚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ㅤㅤ要求:
    ①将题目填充完整,立意自定。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③文体为记叙文,不少于600字,力争做到700字。

    组卷:6引用:3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