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济源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知识(共19分)
-
1.读拼音,写词语。
qīng cuì fáng yù qīng fù yán jùn mǐn gǎn yī wēi lǐng yù làng màn 组卷:0引用:1难度:0.8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分)
-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3分)
-
3.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进行选择。
①良药 ②死 ③见 ④精兵
A.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
B.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组卷:2引用:1难度:0.8
四、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
-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眼前倏忽飘过一朵两朵白绒团儿,_______,再往前走,白绒团儿竟多了起来________。疑心是柳絮……急用手去捉,手一抬,那白绒团儿却顺手而上,才抓住一团要看时,______。
①一动脚,就绕着身子乱飞
②温温柔柔的,泛着银光
③一出气,又飞了组卷:4引用:2难度:0.7
三、阅读理解〔共30分)
-
1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③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了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④无独有偶。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他将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病愈之后,魏格纳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他注意到,一位名叫米歇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在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的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⑤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⑥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1)文章的观点是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分别是:
①
②
③
(3)请选择一个事例,写出叙述思路。现象 问题 探索 发明或发现
(5)“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请你列举个“这样的事例”,用“现象——问题——探索——发明或发现”的思路写下来。组卷:2引用:1难度:0.7
四、习作(30分)
-
13.鸟儿的梦想是飞向蓝天,花儿的梦想是装扮世界。你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梦想实现了以后会是怎样的呢?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组卷: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