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拓展模块(第四版)《想北平》2022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7/4 8:0:9
一、基础知识应用
-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2引用:2难度:0.5 -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字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真 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 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 出北平的俊伟。组卷:3引用:3难度:0.5
二、阅读与表达能力训练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②……
③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④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1)选文第一段,运用什么手法,突出了北平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像小儿安睡在摇蓝里”的“摇篮”是比喻的说法,具体指什么?所指内容在特征方面与“摇篮”有何相似之处?
(3)“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出自
(4)从第三段中,找出与“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对比着写的一个句子。
(5)文章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收笔,好在哪里?组卷:3引用:1难度:0.5 -
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②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所,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③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 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节选自韩少功《我心归去》,《然后》,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1)填入第三段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乡
B.异域
C.出生地
D.家乡
(2)对第一段中“美学的真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痛苦与美好是相辅相成的。
B.付出了自己的辛劳与心血的地方才有美。
C.悲剧的美是人世间最高尚的美。
D.不能使人悲伤的美都是不够格的美。
(3)第二段中画线的文句比较了对家乡与对旅泊之地的两种不同的失望,对这两种失望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家乡的失望是一种期盼,它源于深切的爱。对旅泊之地的失望是一种置身事外的旁观。
B.对家乡的失望是一种期盼,它源于深切的爱。对旅泊之地的失望是爱家乡的延伸与扩张。
C.对家乡的失望是一种劳而无获的失落。对旅泊之地的失望是一种置身事外的旁观。
D.对家乡的失望是一种劳而无获的失落。对旅泊之地的失望是爱家乡的延伸与扩张。
(4)对第三段中“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为故乡作出贡献的人是没有故乡的。
B.人应该留在故乡为故乡的建设作贡献。
C.曾经为故乡付出的人才能深深地体会故乡的含义。
D.只要是自己曾经付出过的地方便是自己的故乡。组卷: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