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岛二中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10/29 3:30: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 1.溶酶体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异常的溶酶体pH变化与癌症、炎症等疾病密切相关。准确测定细胞内溶酶体含量的动态变化具有医学价值。BODIPY荧光染料对pH不敏感,具有良好的光学和化学稳定性。以BODIPY为母体结构,以哌嗪环为溶酶体定位基团,可以设计成溶酶体荧光探针。该探针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荧光较弱,与H+结合后,荧光强度急剧升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2难度:0.6
  • 2.如图表示胰岛B细胞在较高的血糖浓度下分泌胰岛素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7引用:1难度:0.4
  • 3.OsGLO1、EcCAT、EcGCL和TSR四个基因分别编码四种不同的酶,研究人员将这些基因分别与叶绿体转运肽(引导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叶绿体)基因连接,构建多基因表达载体(载体中部分序列如图所示),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转化水稻,在水稻叶绿体内构建了一条新代谢途径,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3引用:3难度:0.7
  • 4.囊性纤维病患者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该蛋白在第508位缺少丙氨酸,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出现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管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囊性纤维病的诊断阵列是表面结合有单链DNA探针的特殊滤纸(其中“0”处放置正常基因的探针,“1~10”处放置不同突变基因的探针)将#1~#3待测个体DNA用有色分子标记,然后将诊断阵列浸泡在溶解有单链标记DNA的溶液中,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6
  • 5.长期以来,关于DNA复制过程中是DNA聚合酶在移动还是DNA链在移动,一直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是DNA聚合酶沿着DNA链移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DNA链在移动,而DNA聚合酶相对稳定不动。科学家给枯草芽孢杆菌的DNA聚合酶标上绿色荧光,在不同条件下培养,观察荧光在细胞中的分布,发现绿色荧光只分布在细胞中固定的位点,位点个数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营养物 含有下列荧光位点个数的细胞比例(%)
    0 1 2 3 4
    琥珀酸盐 24 56 19 0.08 <0.08
    葡萄糖 3 43 41 9 3.6
    葡萄糖+氨基酸 2 33 32 22 10

    组卷:8引用:1难度:0.6
  • 6.斑马鱼雌雄异体,无性染色体。Ⅰ基因决定胰岛素的合成,i个体因血糖调节紊乱在幼年期便会死亡;N基因与雌性的生殖有关,雌性nn个体产生的卵细胞因缺乏某种物质,导致受精后在胚胎发育早期死亡。此外,科学家还获得了含单个G基因的转基因斑马鱼品系。G基因表达产物为绿色荧光蛋白,含有G基因的斑马鱼个体可呈现出绿色荧光。若上述基因均独立遗传,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2引用:2难度:0.6
  • 7.一般来说,神经元之间可以形成多个突触,如图所示,其中多数神经元可能同时处于激活或失活状态,如图,我们将不同时间产生的信号达到同一细胞,引起细胞兴奋的现象称为时间总和,不同输入信号同一时间到达同一细胞引起的变化称为空间总和,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8.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威廉•凯林等三位科学家在研究地中海贫血症的过程中发现“缺氧诱导因子”(HIF),并揭示了细胞感知氧气的分子机制。HIF由两种不同的结合蛋白(HIF-1α和ARNT)组成,其中对氧气敏感的是HIF-1α,而ARNT基因不受氧调节且稳定表达,即HIF-1α是机体感受氧气含量变化的关键。当细胞处于正常氧条件时,HIF-1α会逐步被降解;在缺氧的条件下,HIF-1α不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转录因子(如图),使多种基因被激活,这些基因产物可以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合成,或者促进血管增生,从而加快氧气输送以适应低氧环境。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叙述,不合理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4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5道小题,共55分。

  • 24.科研人员对西湖的富营养化问题进行生态修复,回答以下问题。

    (1)湖泊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能力使之具有保持或恢复
     
    的相对稳定,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研究员为探究菹草、苦草两种沉水植物抑制浮游藻类的途径在西湖的不同区域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图1:水样中总氮(TN)、总磷(TP);
    图2:水样中叶绿素a含量等指标
    ①图1说明:
     
    。(至少答出两点)
    ②据图2可知,沉水植物可以抑制“水华”的爆发,水样中的叶绿素a含量可以反映
     
    的多少。
    ③根据图1和图2分析
     
    (“N”或“P”)对浮游藻类的生长影响更大,依据是
     

    (3)鉴于细菌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具有反应迅速等特点提取不同处理区水体细菌的16s-rDNA(能体现不同菌属之间的差异)进行PCR,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种植菹草和苦草可以较好实现生态修复,据图3所示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
     

    (4)顺义潮白河和杭州西湖面临相似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请结合上述信息,对夏季潮白河生态系统提出至少两条修复措施
     

    组卷:25引用:2难度:0.7
  • 25.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结核杆菌通常以气溶胶形式传播,气溶胶颗粒被肺泡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破裂导致结核杆菌在机体内进一步传播。羊痒病是由正常细胞的非致病性朊蛋白异构化为痒病朊蛋白所致。为研制既能抗结核病又能抗羊痒病的双抗羊,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操作。

    (1)小鼠SP110基因是目前发现的具有抗结核杆菌感染功能的基因。为了验证SP110基因的功能,同时也为了验证山羊吞噬细胞特异性启动子MSR可以启动SP110基因在吞噬细胞内的表达,设计以下三组实验。实验组将MRS启动子与小鼠SP110基因形成融合基因,用
     
    将融合基因与质粒构建成重组质粒,导入山羊肺泡吞噬细胞(组2)。以
     
    (组3)和转入空质粒的山羊吞噬细胞为对照组(组1)。分别接种等量的结核杆菌,72h后加入
     
    使吞噬细胞破裂,取裂解液进行涂布培养,结果如图1。由图可知小鼠SP110基因可用于双抗羊的研制,依据是
     

    (2)非致病性朊蛋白是由山羊13号染色体上的PRNP基因的第三外显子控制合成的,PRNP基因的结构如图2。以L4和R1为识别位点设计TALEN敲除载体,对山羊成纤维细胞L4与R1之间的序列实施定点敲除。然后,将TALEN敲除载体与供体DNA载体共转化幼羊成纤维细胞,可将SP110基因定点敲入PRNP基因的第三外显子中,原理如图3。请指出图4中的数字分别代表的结构。1
     
    ,2
     
    ,3
     
    ,4
     
    。经
     
    检测,山羊成纤维细胞中非致病性朊蛋白基因和SP110基因的表达情况是
     

    (3)欲用上述细胞获得双抗羊,需要用到的技术有
     
    (至少写出三项)。

    组卷:17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