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洛阳市新安第一高级中学高考语文热身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国潮动画的成功,离不开一个重要命题:在表达中国文化内容的同时,探索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
从动画的艺术角度看,诞生并兴盛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学派”是最能代表中国动画艺术高度的创作流派。其美学特征是将水墨、皮影、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和工艺美术形态融入动画的视听表达中;其故事源于中国文学经典,并用夸张、幽默的动画特性进行改编和演绎;其创作重点在于将中国文化空灵浪漫的精神、兼爱和谐的内涵借助动画手法进行表达。在这些独特创作思维的指导下,诞生了一大批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的动画作品。
概括来说,中国之“视”与中国之“事”是“中国学派”成功的关键,国潮动画很好地借鉴了这个要点。视觉方面,国潮动画的人物造型力求表达中式神韵,拥有或唯美或个性的五官特征,身着充满中国文化符号的服饰装备,彰显独特的本土特性;场景方面,影片的背景由中式建筑、园林仙阁等元素组成,构建了富含中国特色的视觉奇观;画面氛围方面,创作者格外重视意境美和人文自然和谐气质的表达。这些特征,无疑是对“中国学派”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中国动画应该坚持的艺术创作重点。
从商业角度看,取得商业方面的成功,是动画艺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目标。未能形成持续的商业回报是“中国学派”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力量与创作任务加持下,上海美影厂的创作者们可以在相对独立于市场的条件下进行创作,其成就的艺术高度往往超越商业价值。但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尤其是在西方电影强势的娱乐属性主导下,“中国学派”的创作活动难以继续维持。
从这一角度看,国潮动画更好地适应了商业环境的必然需求。近年来,获得商业成功的中国动画作品大多选取人物成长、英雄救世、青春爱情等故事题材,同时注重打造战争场面、武术动作、特效奇观等视觉内容,以更通俗的语言向世人传递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娱乐观影需求。
从艺术与商业平衡的角度看,艺术是完成表达,商业是解决需求,二者的融合会形成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高度又有广度的良性商业艺术形态,也是中国动画发展壮大的理想形态。传承“中国学派”对中国文化内容的创造性表达,兼顾动画商业娱乐性的客观需求,是中国动画创作者们需要坚持的道路。“国”之艺术个性与“潮”之商业共性的统一,是关系到国潮动画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
中国动画崛起的道路上,专业人才教育也应充分实现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一方面,要传承“中国学派”对中国文化内涵及民族艺术魅力的再创造与再创新思想,注重对动画艺术本体的创作研究;另一方面,应看到时代与商业潮流环境下观众和用户对内容的需求。通过培育创新型人才,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让动画作品发挥美育价值,彰显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
(摘自贾云鹏《国漫崛起需艺术与商业双重创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中国学派”的创作重点是用夸张、幽默的动画特性进行改编和演绎。
B.在视觉方面,国潮动画的人物造型,力求表达中式神韵,彰显独特的本土特性。
C.计划经济时,由于国家力量与创作任务的加持,“中国学派”创作活动难持续。
D.用心创作的动画作品,有美育价值,能够彰显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助20世纪“中国学派”的兴盛论述了国潮动画成功的艺术因素和商业因素。
B.文章对“中国学派”和国潮动画进行了对比论证,论证了适应商业环境的重要性。
C.文章大体为总分总结构,先提出论题,然后分别论述,接着再结合二者的平衡总论。
D.文章末就动画的专业人才教育问题进行论说,并指出优秀动画的特点、目的和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动画应该坚持的艺术创作重点包括视觉方面、场景画面、氛围方面三个方面。
B.近年来,一些中国动画在题材、视觉内容、语言上,更符合观众的娱乐观影需求。
C.时代与商业潮流环境下观众和用户对内容的需求,是专业人才教育时要关注的因素。
D.在表达中国文化内容的同时,注意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中国动画就能成功。组卷:5引用:2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医药在历史发展中取得重大成就,不仅守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也对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与疫病斗争的实践中,中医药防疫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逐步形成和完善。早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就系统论述了疾病预防理论。我国明、清时期发明的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是医学接种免疫预防的先驱,曾传播到西方并产生很大影响,为全球最终消灭天花作出了贡献。青蒿素的发现也是从中医药典籍中获得灵感,已经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差别很大,治疗疾病各具特点、各有优势。中医学的研究方法蕴含着系统论,主要以整体为着眼点,多以定性观察为手段,一般采用综合的方法进行辨证论治;西医学的研究方法体现着还原论,主要以局部为着眼点,多以定量实验为手段,一般采用分析的方法进行辨病论治。中医药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极大丰富了现代医学的内涵,二者的结合应用极大提高了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推广。
尊重中医药理论,加强现代科学研究。充分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深入梳理总结中医药学术思想,从更高、更深的层次探讨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精髓,更好发挥中医药学整体综合的原创优势。既要把握传统理论与经典,又要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特色。将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推动中西医学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在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中有针对性地发挥各自优势、结合二者长处。
(摘编自《让中医药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更大作用》,《人民日报》2020年05月14日)材料二
面对新发传染病,中医药为何能有“药”和“方”?原因在于,中医运用的是整体性、调和性思维。以清肺排毒汤为例,中医立足“排毒”而非“杀毒”,因而老药依然能派上新用场。中医通过清热、化湿、解毒的方法,改变病毒生存的环境,抑制病毒在体内生长,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中医药介入早、参与度高的地方,患者的病亡率相对较低。实践证明,中医药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利器。
在世界范围内,中医药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去年5月,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其中。但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医药容易被误读。疫情期间,为避免因滥用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尽管中医药已经传播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中药在一些发达国家还未能以药品身份面世。以此次抗击疫情为契机,与其他国家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加强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中医药将发挥更大作用,助推民心相通。
(《人民日报时评: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2020年04月08日05版)材料三
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立足根基,挖掘精华,保持特色,中医药才能根深叶茂、生生不息。一年多来,各地把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中医药管理机构,充实中医药人员力量。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和政策举措,发展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评价体系、标准体系,有力破除一系列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难题,古老的中医药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新动力。
当前中医药发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中医药发展自信,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人民日报时评:让中医药在创新中传承》(2020年11月09日10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药在与疫病斗争的实践中,形成了较完备的防疫理论和技术体系,这为我国抗击新冠疫情提供了经验。
B.材料在论述中西医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时强调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和系统性,突出了中医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优势。
C.中医的整体性、调和性思维使得老药在面临新发传染病时,依旧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D.当前中医药发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痘接种术为最终消灭天花做出了贡献,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贡献,因而在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中医学的整体观和系统观不仅弥补了西医学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的不足,而且大大丰富了现代医学的内涵。
C.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尽管中医药已传播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在一些发达国家并未得到官方认可。
D.发展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评价体系、标准体系,有力破除一系列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难题能够使古老的中医药焕发勃勃生机。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促进中医药发展的举措。组卷:4引用:7难度:0.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路 遥 除夕之夜,欢乐的气氛笼罩着我们的村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八碗”。说是八碗,实际上主要是把各种形状和式样的肥肉块子装在八个碗中。农村人虽然富了,他们的肠胃仍需要油水。好,那就尽情地吃吧。拣肥的吃,放开肚量吃吧,而今这样好的年头,又是自己喂的猪,不吃做什么!
父亲吃了一老碗肥肉,然后就心满意足地拿起旱烟锅,舒服地吐纳着烟雾。我突然冒出了一个新鲜的念头:我为什么不用收录机录下父亲的一段声音呢?父亲显然对这事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跃跃欲试,但又有点不好意思。我忍不住笑了,对他说:“你随便说什么都行。比如说你这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哈呀,这怎说哩……好,叫我想一想,噢,对了,那天,也正像今天一样,过年哩……”
“提起那年头,真叫人没法说。冬天的时候,公社把各大队抽来的民工都集中到寺佛村,白天大干,晚上夜战,连轴转到了年底。那天早上我回家时,你们母子几个围坐在炕上哭鼻子哩。哭什么哩?那年头,大家都穷得叮当响,过年要甚没甚。旁人家歪好都还割了几斤肉,咱们家我没回来,连一点肉皮皮都没有。当时,我折转身就往县城跑。我恨我。一个男人,就这么无能啊!我当时想,我今天出去就是抢也要抢回几斤肉来。”
“进了县城,我赶忙跑到了肉食门市部,一看,门关得死死的。我来到后门上,门也关着,不过听见里面有人咳嗽。我站着,不敢捣门,为甚?怕。怕什么?当时也说不清。过了一会,我突然冒出了个好主意,哼,别看你老子是个笨老百姓,到紧火时,脑瓜子还聪敏着哩。我想,如果我说我是县委书记的亲戚,他们还敢不卖给我肉吗?”
“就这样,我硬着头皮敲开了肉食门市部的后门。门先是开了一条缝,露出一颗胖头。还没等胖头开口,我就忙开口说是县上冯书记的亲戚,冯书记让你们割几斤肉。这胖干部问我割几斤,我慌忙从怀里掏出了全部的钱——共四块。我问他一斤多少价钱?他说一斤八毛钱。我说,那就割五斤吧。不过,我当时心里暗暗叫苦:我原来只想割上二斤肉,余下两块多钱,给你妈买一块羊肚子毛巾——她头上那块毛巾已经包了两年,又脏又烂;再给你们几个娃娃买些鞭炮。吃肉放炮,这才算过年呀。可眼下我想,一个县委书记的亲戚走一回后门,怎能只割二斤肉呢?我就只好咬咬牙把四块钱都破费了。但不管怎样,我总算割到了肉,而且是一块多么肥的刀口肉啊!”
“我正在街上走,一个叫化子拦住了我的路。我一看,这不是叫化子,是和我一块当民工的高五,他老婆有病,他本人已经熬得只剩下一把干骨头。高五挡住我,问我在什么地方割了这么一块好肉?我没敢给他实说,就撒谎说,我的肉是从一个外地人手里买的。高五忙问我,那个外地人现在在什么地方?我说人家早走了。高五一脸哭相对我说,直到今早上才向别人央告着借了几个钱,可现在又连一点肉也买不到了。他瞅了一眼我手里提的这块肉,可怜巴巴地说,能不能给他分一点呢?我舍不得这么肥的肉给他分,就对他说是这肉是高价买的。他忙问多少钱一斤?我随口说一块六一斤。不料高五说一块六就一块六,你给我分上二斤!我迟疑了一下,对他说,那好,咱两个一劈两半。就这样,高五拿了二斤半肉,把四块钱塞到我手里,笑呵呵地走了,倒好像是他占了我的便宜。好,我来时拿四块钱,现在还是四块钱,可手里却提了二斤半的一条子肥肉。这肉等于是我在路上白捡的。好运气!”
“我马上到铺子里给你妈买了一条新毛巾,给你们几个娃娃买几串鞭炮。还剩了七毛钱,又买了几颗洋糖……这辈子没有哪一天比这一天再高兴不过了。”
我“啪”一下关住了收录机,什么话也没说,丢下父亲,心情沉重地一个人来到了院子里。村庄正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远远近近的爆竹声此起彼伏,空气里弥漫着和平的硝烟。此刻这一切给我的心灵带来无限温馨和慰藉……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倒叙的方式,通过我想用收录机录下父亲声音的这一新鲜念头,引出父亲对于“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的回忆。
B.文本通过收录机、肉食门市部、公社等,描写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为情节展开提供社会环境,使故事更真实可感。
C.父亲自认为脑子聪敏,谎称是冯书记亲戚买到五斤肥肉,并为了给老婆孩子买羊肚毛巾和鞭炮,故意提高价钱把肉卖给了高五。
D.文本语言富有地域色彩,用“到紧火时”“脑瓜子还聪敏着哩”“要甚没甚”“歪好”等方言,富有乡土气息,通俗亲切。
(2)“我‘啪’一下关住了收录机,什么话也没说,丢下父亲,心情沉重地一个人来到了院子里。”,请结合文本分析“我”心情沉重的原因。
(3)路遥在创作时常常先确立故事发生的“大环境”,又善于抓住人物所处的“小环境”。请据此对文本加以分析。组卷:8引用:3难度:0.6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阅读下面材料,简要分析“弹幕版四大名著”在互联网时代受欢迎的原因。不超过70字。
最近,“弹幕版四大名著”引起了舆论场上的热议。从媒体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1994年版《三国演义》,播放量高达3623.3万,1986年版《西游记》为143.7万,1987年《红楼梦》为1058.1万,1998年版《水浒传》为1024.5万。
“弹幕版四大名著”电视剧,体现着年轻人对待经典的态度。很多网友表示现在重看水浒,感受到更加深邃的内容,很多情节都可以再解读。弹幕版四大名著电视剧不仅让广大观众回忆童年,更打开了与经典作品的另一层空间--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身的成长与变化,在新的思考后,也许就获得更多人生体悟。组卷:2引用:2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某省计划把中考体育成绩提高到100分,目的是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促使孩子们加强身体锻炼,让孩子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让健壮的身体伴随终生。
消息公布,看法不一。专家认为这样有利于减少“小胖墩”“近视眼”的发生;一些孩子和家长也认为体育确实非常重要,这样一来,体育老师就再也不会“生病、有事”了。反对者则认为,体育特长应该更多是个人爱好,人与人先天身体条件也不一样,这样不公平。
该省准备就此举行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学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就方案合理性、可操作性等进行论证。假如你报名成为一名学生代表,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此问题的看法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6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