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5章 物体的运动》2023年单元测试卷(24)
发布:2024/8/30 10:0:8
一、选择题
-
1.南朝诗人萧绎在《早发龙巢》中写到“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其中“唯看远树来”选取的参照物是( )
组卷:438引用:9难度:0.7 -
2.如图所示,下列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正确的是( )
组卷:279引用:5难度:0.7 -
3.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组卷:127引用:7难度:0.8 -
4.下列有关中学生的估测,你认为合理的是( )
组卷:17引用:2难度:0.7 -
5.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
组卷:305引用:65难度:0.9 -
6.甲、乙两车同时从P点出发,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两车先后到达距P点18米的Q处,时间差为Δt,则( )
组卷:3063引用:22难度:0.5
三、计算题
-
18.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求:
(1)若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经过20min行驶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汽车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以原来的速度汽车行驶了16m,求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秒?
(3)若制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3.2s,汽车在两个过程通过的总距离为30m,求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组卷:288引用:4难度:0.7
四、解答题
-
19.在做“探究充满水的玻璃管中蜡块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
(1)若以蜡块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时(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实验中,小明设计的方案是:选取蜡块运动一段路程后的O点作为计时起点,在玻璃管上以O点为起点每隔20cm做一标记(如图甲),用秒表测出蜡块通过每个区间所用的时间,下表是他们测得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乙中画出蜡块运动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蜡块上升一段路程以后在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区间s/cm 0-20 20-40 40-60 60-80 通过各区间的时间t/s 10.2 10 9.9 10
(4)对于小明和小华的实验方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明方案中,每个区间的距离必须相等
B、小明方案中,若从O点起每隔10cm做一标记测的出的运动规律更接近蜡块试剂运动情况
C、与小华方案相比,小明的方案中时间测量的误差比较大
D、与小明方案相比,小华的方案能反映蜡块全程的运动情况。组卷:49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