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二中八年级(下)开学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
1.构成蝙蝠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组卷:35引用:3难度:0.6 -
2.肌肉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分别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组卷:79引用:20难度:0.7 -
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细胞结构是( )
组卷:56引用:20难度:0.9 -
4.如图为四种单细胞生物,对它们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68引用:3难度:0.5 -
5.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想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则可以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组卷:210引用:39难度:0.5 -
6.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心肌细胞。依据的原理主要是如图中的哪个过程( )
组卷:99引用:6难度:0.5 -
7.如图是植物根尖及各部分细胞结构示意图,能够不断产生新细胞的部位是( )
组卷:69引用:4难度:0.6 -
8.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开有白色菊花的花茎插入色素染液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了彩色的。关于此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186引用:3难度:0.3 -
9.银边天竺葵叶片中间是绿色的,叶片边缘因为缺少叶绿体而呈现白色。某小组同学用此材料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31引用:6难度:0.4 -
10.实验课上,同学们在显微镜下观察迎春叶横切永久装片,看到如图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10引用:5难度:0.3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5分)
-
30.科研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获得了具有相应功能的人体“3D器官”,有望为器官移植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该研究也荣登2019年5月的《科学》杂志封面。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
(2)当人体进行吸气时,膈肌和肋骨间的肌肉
(3)研究人员在测试中发现,当红细胞从打印出的“血管”中流过时,能够有效地从“肺部”获取氧气。这一过程如果是在人体内完成的,血液则会变成组卷:46引用:3难度:0.7 -
31.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875年有动物学家对树林中飞舞的小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仔细研究捕捉到的小虫标本,发现它们体型偏小,长有两对翅膀,头部小,呈圆球形,胸部所占比例较大,腹部长而向后变尖。有趣的是这种小虫的雄虫会用三对足抱着一个白色丝质小球,成群地飞舞。
十几年后,这种小虫被命名为球虻,属于双翅目舞虻科这个大家族。雄性球虻为什么要带着一个丝质的小球飞舞呢?原来这些小球是雄虫献给雌虫的“彩礼”,有了它,雌虫才不会把雄虫吃掉,而是与之交配。今天,我们能够得出这些结论,是因为动物学家们观察了大量舞虻科不同物种的求偶过程,相互比较后,才得知了这种奇特的习性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最初,舞虻科雄虫与雌虫交配是不献礼的,求爱的雄虫偶尔会成为饥饿雌虫的盘中餐(见图中A)。后来,某些种类的舞虻雄虫找到了保护自己的策略--求爱时给雌虫送去捕捉的猎物,在雌虫享用时,雄虫乘机与之交配(如图中B)。送礼的作用是为了吸引雌虫的注意力,成了求爱的信号。有的舞虻物种的雄虫在捕捉到猎物后,会从肛门吐出丝质气球,把猎物包在里面,以免猎物挣扎(如图中C)。但是有的物种的雄虫在捕捉到猎物后,先把猎物的汁液吸干,再把干瘪的猎物包进球中。在这种情况下,礼物完全失去了食物的作用,而仅仅剩下了用来刺激交配的功能。显然,此时猎物已变得可有可无,发展到最后,完全由那个白色丝质小球取代了(如图中D)。今天所见的抱着小球飞舞的球虻,实际上是在寻找交配对象。
(1)球虻属于
(2)球虻的生长发育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这种发育方式称为
(3)从行为形成过程看,交配前雄球虻为雌虻送礼物的行为属于
(4)雄球虻的求偶行为经历从“无猎物”→组卷:43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