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议堂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6 8:0:8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4分)
-
1.下列关于合理利用化学对人类影响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组卷:112引用:18难度:0.8 -
2.下列现象与空气中含有的物质无关的是( )
组卷:18引用:2难度:0.8 -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且可用于食品防腐的成分是( )
组卷:83引用:6难度:0.6 -
4.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222引用:9难度:0.8 -
5.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组卷:19引用:3难度:0.9 -
6.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5难度:0.9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7分)
-
1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常见气体的制备实验。
(1)仪器①的名称为
(2)加热高锰酸钾使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使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为防止漏气,长颈漏斗的下端应
(4)氨气是密度小于空气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组卷:6引用:1难度:0.6
四、科学探究题(每空1分,共6分)
-
18.氧气在冶炼工艺、化学工业、国防工业、医疗保健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工业制氧气:
Ⅰ.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工业上获得大量氧气的方法是利用氮气与氧气的
Ⅱ.膜分离技术制氧: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含90%以上氧气)。原理简略如右图所示。因此,膜分离技术原理与分离液态空气法一样,均属于
(2)实验室制氧气:
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清理药品时,发现一瓶盛有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的残留固体,大家对残留固体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进行了猜想并验证。
【知识回顾】
Ⅰ.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
Ⅱ.KClO3加热分解会产生氧气,KCl、MnO2单独或混合加热时均不会产生氧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KClO3O2+KCl。△MnO2
【提出问题】该反应后,残留固体物质的组成情况是什么?
【化学老师提示】分析反应物质组成成分时,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剩余。
【猜想与假设】甲猜想:KCl、MnO2
乙猜想:KClO3、MnO2 丙猜想:
【交流与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乙猜想是错误的,原因是
【进行实验】为验证丙猜想正确,同学们取少量剩余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向试管中
【总结与反思】验证反应后物质组成成分时,除一定存在的成分外,还应考虑验证反应物剩余。组卷:25引用:4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