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 精神的三间小屋》2021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运用

  • 1.下面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组卷:59引用:1难度:0.9
  • 2.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组卷:1495引用:19难度:0.8

一、积累运用

  • 6.根据下面这幅漫画,完成以下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含标点限80字以内)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漫画所蕴含的寓意。

    组卷:164引用:10难度:0.8
  • 7.阅读下文,回答各题。
    《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江德斌
          ①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据2月20日《新京报》)
          ②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的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给观众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的首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
          ③《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
          ④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在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之际,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
          ⑤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
          ⑥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只是偏重于介绍图书和作者、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⑦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好评,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
    (选自2017年2月21日《中国青年网》,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⑦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念的一项是
     

    A.《朗读者》的成功,说明不依靠视觉冲击力一样可以办好文化类节目。
    B.《朗读者》唤起大众对朗读的记忆,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股清流。
    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必将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
    D.文中的“人文精神”包含人们对文化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心灵宁静的渴望。

    组卷:377引用:1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