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课 沁园春·长沙》2022年同步练习卷(32)

发布:2024/12/18 20:0:2

一、现代诗歌阅读

  •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沁园春•长沙》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遍”字写出红的范围之广,“染”字写出红的程度之深。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透”字描绘江水的满溢之状,“争”字展现千帆竞发之景。
    C.“鹰击长空”,“击”字富有力量感,准确地形容出了雄鹰在空中展翅翱翔的矫健姿态。
    D.“鱼翔浅底”,“翔”字写出了江水的澄澈,形象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自由轻快的神态。
    (2)试推敲“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句中“击”和“翔”的精妙之处。

    组卷:26引用:5难度:0.6
  •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对下面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强大的反动势力试图阻止革命航船的前进,但它终将螳臂当车,可笑不自量。
    B.结尾的定格造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表现了革命者决心扭转乾坤的壮志豪情。
    C.回顾往昔,以问句收束,即是激励,更是前瞻,气势雄阔而豪迈。
    D.虚实相映,激人想象,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颇有双关之妙。
    (2)“百舸争流”中的“争”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组卷:38引用:7难度:0.7
  • 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诗词讲究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把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美景表现了出来。选出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
     

    A.独、寒、击、翔
    B.层、漫、浅、竞
    C.染、透、争、击
    D.碧、尽、遍、争
    (2)对结尾一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设问句式结尾,表现了革命青年不怕困难的斗争精神。
    B.采用反问句式结尾,表现了革命青年在大风大浪中的战斗精神和毫不动摇的坚强意志。
    C.采用反问句式结尾,表现了革命青年勇于掀巨浪、阻飞舟的英雄无畏的气概,决心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重任。
    D.采用设问句式结尾,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激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重任。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洋溢着诗人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B.一个“看”字,总领以下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C.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D.一个“恰”字,统领以下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4)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一诗的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上阕“立”以下几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B.下阕先用“携”“忆”两句过渡,由描绘旧地重游,转入对想象中生活的回忆。而一个“忆”字又引起下文八句的铺叙。
    C.上阕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铺垫了气氛。然后,诗人激昂慷慨地提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
    D.最后“记”以下三句,同上阕一样,是以设问句结尾,但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表示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5)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少年毛泽东什么样的形象?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他认为诗歌创造情景交融,情因景生,景以情合,才会有味道。本诗怎样体现了情景交融?

    组卷:52引用:6难度:0.5
  • 4.阅读《沁园春•雪》,完成下列各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是诗的别体,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等,词到宋代进入全盛时期。
    B.《沁园春》是词牌名,不同的词牌在字数、平仄、押韵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
    C.《沁园春•雪》表达了词人作为革命领袖对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D.《沁园春•雪》的下片具体描绘祖国山河的壮丽,进而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帝王,抒发自己的抱负。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3)下阕中的“惜”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组卷:2引用:6难度:0.6

一、现代诗歌阅读

  • 1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词运用了许多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染”写树色之浓,“争”写行船之奋,“透”写江之清,“层”写枫林之茂。
    B.上阕以“看”和“怅”为线索。“看”总领七句,描绘了一幅江南秋景图;“怅”此处意为惆怅,即为人民不能主宰世界而惆怅。
    C.词的下阕重在抒情。以“忆”和“恰”为线索。由“忆”追忆往事,“恰”引领七句,突现了“竞自由”的青年革命家的风貌。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激流勇进的精神,含蓄回答了上文“谁主沉浮”的问题。
    (2)说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作用。
    (3)这幅秋景图的特征是什么?
    (4)请简要概括上下阕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其内在联系。

    组卷:15引用:6难度:0.7
  • 12.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①前三句点明了全词所写的时节是
     
    ,地点是
     

    ②加粗的“看”涉及的范围从第
     
    句到第
     
    句,这样的词在诗词中称为
     

    ③加粗的“看”所涉及的内容表明作者的视线是从
     
     
    ,自
     
     
    ,再从
     
     
    ,自
     
     

    ④“万类霜天竞自由”中“万类”指的是
     

    ⑤上段中的对偶句是
     

    ⑥诗词讲究炼字,如宋祁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写尽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前人评为“卓绝千古”。《沁园春•长沙》上片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是哪一项?
     

    A.立  看  染  争        
    B.染  争  击 
    C.立  透  竞  问        
    D.看  流  击 

    组卷:13引用:6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