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10/24 16:0: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 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组卷:86引用:1难度:0.5
  • 2.2012年国庆节早晨,小明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明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对于“小明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组卷:121引用:11难度:0.9
  • 3.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现象主要说明了(  )

    组卷:186引用:4难度:0.8
  • 4.将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画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像如图所示。若在该实验的过程中,用风扇对酒精棉吹风,下列最能合理反映此时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图像是(  )

    组卷:210引用:11难度:0.6
  • 5.如图所示为日偏食的示意图,日食的轮廓是弯曲的圆弧,下列事实与圆弧的形成无关的是(  )

    组卷:751引用:9难度:0.7
  • 6.如图所示,天气较冷时,戴近视眼镜的人佩戴口罩,眼镜镜片容易变模糊,当他进入温暖的房间后,镜片又变清晰,下列与“变清晰”原理相同的是(  )

    组卷:1231引用:9难度:0.5
  • 7.某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物态变化知识后,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所示,在甲锥形瓶中放入少许碘颗粒,用酒精灯加热,空的乙锥形瓶放在盛有冰水的大烧杯内,锥形瓶底刚好接触水面,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碘的熔点为113.5℃,沸点约为184.4℃,下列关于该实验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59引用:1难度:0.7
  • 8.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1:在试管内滴入少许酒精,在试管口紧套一个压瘪的气球(如图),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时间t,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20cm;实验2:试管中不放酒精,压瘪气球并将其紧套在试管口,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相同时间,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5cm,对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569引用:18难度:0.5
  • 9.小明在直播平台上看到这样的视频:杯中有一点燃的蜡烛,向杯中注水,出现了“浇不灭的蜡烛”,如图甲所示,经探究,原来是对着图乙中的透明玻璃板拍摄而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16引用:5难度:0.7
  • 10.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l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l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

    组卷:1052引用:18难度:0.6

三、作图和综合探究(共44分)

  • 30.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组装器材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相互
    。实验中选用两只完全相同的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
    关系;该实验用到了等效替代法,用
    等效替代了
    。(均选填“棋子A”“棋子B”“棋子A的像”或“棋子B的像”)。
    (2)小红想用家里的梳妆镜来实验,同桌小明告诉她不能用梳妆镜面要用茶色玻璃进行实验,因为茶色玻璃的作用是
    ;实验中小红同学从点燃的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

    (3)为了验证像的虚实,应该在
    (选填“棋子B的位置”、“棋子A的位置”)放一光屏,并
    (选填“越过玻璃板”或“透过玻璃板”)观察像。
    (4)小红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如图乙所示),观察到两个像,然后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她按照图丙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距u/cm 4.2 5.0 6.8 10.0
    像距v/cm 3.7 4.5 6.3 9.5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像距小于物距。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
    (选填“物距”或“像距”)测量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
    cm。

    组卷:65引用:1难度:0.5
  • 31.下面是“梦想组”和“创新组”的同学探究小孔成像实验的过程:
    (1)“创新组”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甲所示,为了使像更清楚,圆筒的
    (选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某同学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到蜡烛将在塑料薄膜上成像,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他还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近,像就越
    (选填“大”或“小”)。
    (2)下表是“梦想组”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表:
    小孔的形状 Δ
    小孔的最大外径/mm 1 5 10 1 5 10 1 5 10
    地面光斑形状 小 孔 距 地10cm时 Δ Δ Δ
    小 孔 距 地20cm时 Δ Δ
    小 孔 距 地40cm时 Δ Δ
    小 孔 距 地80cm时 Δ
    小 孔 距 地120cm时
    小 孔 距 地200cm时
    小明和他的同学分析上表的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①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
    (选填“一致的”或“不一致的”),这不是太阳的像。
    ②要使太阳通过小孔成像,必须注意小孔的大小和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
    (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
    ③如上表所示,当小孔的最大外径为5毫米,小孔距地80厘米时,用一张卡片覆盖在△孔上(相当于把孔变小),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过小孔,与不遮住小孔相比,光斑的形状
    (选填“变化”或“不变”),亮度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组卷:38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