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22 8:0:10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8分)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们级而上,威严的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
    (2)此刻,倒霉迹象接(zhǒng)而至,频频小震(yùn niàng)着某一两次大震。

    组卷:0引用:1难度:0.8
  •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夜来城外一尺雪,
     
    。(《卖炭翁》)
    (2)挥手自兹去,
     
    。(《送友人》)
    (3)拣尽寒枝不肯栖,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
     
    ,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嘉肴》)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对《石壕吏》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5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2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三秦思语
    1
          “到壶口看瀑布去”,儿时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到壶口看瀑布。
          前几日,从延安回西安的路上,几名同学不约而同地想绕道去壶口看瀑布,便欣然前往。
          汽车还行驶在黄河岸边高高的山梁,远远的,就看见壶口两岸黑压压的人群。下了车,一溜小跑奔向壶口,才算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人山人海:无论是黄河对岸的山西,还是我们这边的陕西,把壶口围得水泄不通,只闻轰隆咆哮的瀑布声,看不到飞流直下的瀑布影。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挤到瀑布边上的缆绳处,满眼都是争先恐后、吵吵嚷嚷的照相人。看吧:有的举着双手大声高喊,有的做出卖萌模样,有的三五个一起合影,还有的恋人拿着手机自拍杆秀恩爱。侧耳听:有的说,还有完没完,照顾一下别人行不行;有的说,能不能快点,我们还去黄帝陵呢,太阳落山到那儿就照不了相了;还有的说,我们开车十几个小时,就为能在壶口照张相,照顾一下行吗?……
          苦等了近半个小时,我也没和壶口瀑布合上一张影。无奈中一扭头,见一个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老者,手扶揽绳全神贯注地盯着奔流远去的黄河,吵吵嚷嚷的“照相大战”与他没有丝毫关系。
          “没有和壶口瀑布照上相”?见我看他,老者微笑着向我打招呼。我礼貌地问:“您为什么不去照相?”他说:“能留住美丽风景的,不是相机拍照,而是心灵感悟,把最美的风景,留在灵魂深处。”
          老者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顽强不息、勇往直前、战胜一切的精神象征,美丽的风景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领悟民族精神。”
          扭过脸,看看争先恐后、吵吵嚷嚷的照相者,回过头,再看看眼前凝望着黄河沉思的老者,一瞬间,我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
    2      初中时,语文课本上学过的毛泽东那篇《为人民服务》,至今还能倒背如流。也正是从那时起,脑海里刻下一个不朽的名字——张思德。
          没想到20多年后,我来到毛主席当年给张思德开追悼会的革命圣地延安,站在庄严肃穆的张思德墓碑前。那一刻,我突然发现自己是那样渺小……
          凝望着墓碑上那张年轻乐观的脸庞和金光闪闪的“张思德”三个大字,万千思绪随风飘远。沿着岁月的足迹,穿越时光的隧道,我仿佛看到了毛泽东挥舞着那双指点江山的大手,听到他操着浓重而铿锵有力的湘音,讲述着一个不朽的名字——张思德。
          墓碑后面的山梁上,漫山遍野的红花槐迎风怒放,红艳艳的花海就像这个年轻生命的热血在燃烧;放眼远眺,宝塔山上那座曾指引中华民族前行的千年古塔,依然巍峨矗立,闪烁着“为人民服务”的万丈光芒;俯首望去,滚滚奔流的延河水,承载着与张思德名字一样不朽的精神,滔滔东去、一往无前……
          有人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我也想说:“有的人活着,是为了更多的人更好地活着;有的人活着,只是为了自己活得更好。”
          利己是人的本能,利人更是人的本性。我们不是圣人,皆是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一个年轻的逝者,用生命启迪我们活着的人: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怎样活着?
    3      朝阳从八百里秦川爬上来,吐出万丈金色的阳光,亲吻着古老而又年轻的长安城——西安。
          周末的清晨,漫步在大雁塔广场,强烈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渗透着浓郁的中华文明的气息,焕发着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
          身后,那座饱经岁月洗礼而依然高大雄伟的千年古塔——大雁塔,向人们诉说着大唐盛世的一个个故事;面前,唐代高僧玄奘法师手持禅杖,执佛礼,炯炯有神的目光遥望着远方,仿佛在讲述着西天取经路上艰辛而美丽的传说。
          驻足于玄奘法师雕像前,思绪万千,电视剧《西游记》中的画面在脑海里闪现。面对妖魔鬼怪的威胁。他毫不畏惧;面对王权富贵的诱惑,他毫不动摇;面对儿女情长,他痴心不改;面对艰难险阻,他一往无前。春秋冬夏,风雨兼程,披荆斩棘,两肩霜花,一路向西,取得真经。
          面对眼前的玄奘法师,一个大大的问号从内心深处跳出来,是什么给了他如此强大的前行力量?
          默默凝思,许久,我懂了:信仰和信念,是玄奘法师的精神支柱。有了它,才会朝着一个方向,沿着一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会有专之意——专心凝神,专心致志;才会有深之意——沉浸其中,深钻细研;才会有勇之意——踏平坎坷,勇攀高峰。
          行走在路上,心中有魂,坚定前进的方向;脚下有根,迈出坚实的步伐;头顶有光,照亮前行的道路。
          非此,而不能远行。
    [注释]张思德:(1915-1944)四川仪陇人。1933年参加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到延安后,任中共中央警卫团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为了纪念他,毛泽东写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一文。
    (1)文段1中,老者所说的“美丽的风景”和“最美的风景”分别指什么?
    (2)文段1作者用大量笔墨叙写拍照的游客,有什么作用?
    (3)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那一刻,我突然发现自己是那样渺小……(作者这样写,有什么言外之意?)
    ②仿佛在讲述着西天取经路上艰辛而美丽的传说。(既然是“艰辛”的,为什么又说是“美丽”的?)
    (4)结尾句中的“此”指什么?其中的“远行”寓意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组卷:9引用:2难度:0.5

第三部分写作(4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ㅤㅤ“一颗、两颗星火,照亮整个山海错落,山海才如此磅礴;三颗、四颗青春,点燃袅袅人间烟火,人间才如此鲜活……一颗、一颗、亿颗、亿颗,汇成银河……”多美的歌词啊!再平凡的人,也能发出自己的一缕光芒,也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在大家向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奋斗的路上,不能少了你的力量。
          请你以“我也出了一份力”为标题,写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
          (1)明确为何而出力,表现“我”的出力与团队共同目标之间的关系。
          (2)充分表现如何出力,恰当处理“我”出力与团队其他人出力的详略。
          (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
          (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组卷:90引用:9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