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一中八年级(上)段考物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24分)

  • 1.常州民乐团合奏江苏名曲《茉莉花》时,观众能分辨出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

    组卷:982引用:19难度:0.8
  • 2.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组卷:49引用:8难度:0.9
  • 3.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

    组卷:57引用:3难度:0.8
  • 4.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2引用:4难度:0.8
  • 5.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彰显出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江河、湖、海、湿地、森林和草原等在调节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降雨和地球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419引用:15难度:0.6
  • 6.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24引用:9难度:0.5
  • 7.甲、乙音叉的形状差不多,分别标有“256Hz”、“512Hz”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  )

    组卷:161引用:5难度:0.6
  • 8.在与声有关的四幅图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组卷:1021引用:33难度:0.8
  • 9.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328 1740
    1535 2750

    组卷:89引用:5难度:0.9
  • 10.一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为5℃,测沸水的温度时为95℃,若用它来测得室内温度为32℃,则室内的实际温度约为(  )

    组卷:980引用:6难度:0.7
  • 1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石蜡凝固特点的是(  )

    组卷:83引用:2难度:0.9

三、解答题(36分)

  • 3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潜挺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了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有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的往返时间就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的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近;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在远离声呐。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在发出声波信号后10s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没有改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设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3)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视潜艇B,突然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什么?
    (4)在月球上能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原因是什么?

    组卷:219引用:3难度:0.6
  • 3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奔跑的水滴水滴入温度比沸点略高的热锅中,很快就汽化了。当把锅加热到温度很高时,水滴入锅中后会不停滚动,到处乱跑,这个过程能持续几十秒甚至几分钟,这种现象就是莱顿弗罗斯特现象,也叫莱顿弗罗斯特效应(莱氏效应)。
    1732年荷兰物理学家赫尔曼首先发现了莱顿弗罗斯特现象,因德国科学家莱顿弗罗斯特的深入研究而得名。1756年,莱顿弗罗斯特深入研究后发现:当水或其它液体接触炙热物体表面时,接触处的液体急剧汽化,形成一层蒸汽膜,蒸汽托住液滴,使液滴与物体表面分离,蒸汽的溢出会导致液滴的滚动。当物体温度达到莱顿弗罗斯特点(Leidenfrostpoint)时,液体便会产生莱顿弗罗斯特现象,粗略测量水在平底锅中的莱顿弗罗斯特点约为193℃,莱顿弗罗斯特现象也适用于固体。
    莱氏效应主要应用于航天科学。生活中,厨师热锅时,会向锅里滴几滴水来判断锅是否够热。在传统的过火堆仪式中,表演者先沾湿双脚,光脚快速走过火堆,而不易被烫伤。2014年,旨在关注渐冻人症(ALS)的“冰桶挑战”活动风靡全球,但俄罗斯科学家安东•科诺瓦洛夫似乎觉得还不够劲,他把一桶零下196℃的液氮倒在头上,人却安然无恙。(以上危险活动,非专业人士切不可尝试!)

    (1)莱氏效应表明,水蒸气的导热性能比水
    (选填“好”或者“差”);
    (2)发生莱氏效应时,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不变”或者“降低”);
    (3)挑战者将液氮浇在身上,人却安然无恙,是因为液氮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氮蒸气对人体起到了保护作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液体才能发生莱氏效应
    B.锅的温度越高,滴入锅中的水汽化就越快
    C.只要锅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就能发生莱氏效应
    D.发生莱氏效应时水的汽化速度减缓
    (5)下列现象不能用莱顿弗罗斯特现象解释的是

    A.表演者徒手快速劈开高温铁水
    B.冰块放入铁锅中与锅接触的部分很快化开了,而上半部分没有变化
    C.湿润的手指快速掐灭蜡烛的火焰,而手指没有烫伤
    D.烧红的铁锅打入鸡蛋,晃动铁锅时鸡蛋在锅中来回滑动,不用油也能实现不粘锅的效果

    组卷:785引用:1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