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2020年单元测试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下列四组图,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

    组卷:303引用:162难度:0.7
  • 2.前段时间,一位快递小哥开着三轮车送快递,在途中倒车的时候把停在旁边的宝马给刮了,看着车主没在,自己还有一车快递没送,快递小哥找出一张废的快递单,在上面写下道歉的话语:“对不起,我是快递员,把你车子刮了,打我电话……”两人见面之后,就在快递小哥掏出钱的那一刻,车主说:“算了吧,你也不容易,我自己弄一下,这钱就免了。”这个材料告诉我们(  )
    ①社会需要理解与宽容
    ②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为人之本
    ③我们应主动承担责任
    ④诚实守信可以不担责任

    组卷:26引用:13难度:0.7
  • 3.在河北石家庄,一位农民工小伙给一对母子让座时,那名女子竟嫌弃小伙坐过的座位太脏,还冲着孩子发火不让孩子坐。这位母亲的言行(  )
    ①是不尊重农民工小伙、缺乏礼貌的表现
    ②是对孩子的保护,无可厚非
    ③损害了自身形象,伤害了他人自尊心
    ④给孩子带来误导和不良影响

    组卷:54引用:25难度:0.7
  • 4.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倡导“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之所以我们要将“习礼仪”作为人生必修课,是因为(  )

    组卷:27引用:38难度:0.9
  • 5.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  )

    组卷:155引用:8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共56分,5小题)

  • 16.【以案析理  明法笃行】
    分析以下两则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一:2018年春节,八年级学生小秦随父母到乡下爷爷家过年。在爷爷家镇上逛街的时候,小秦被两个手持匕首的当地青年劫持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他们命令小秦交出钱包和手机,小秦觉得过年期间被人抢了钱包太丢人了,而且自己的身高也不比他们矮,打起来不一定就会输,于是就乘中间一个不注意抢了对方的匕首和他们打了起来,结果被歹徒刺成重伤,幸亏父母及时赶到才把他救了下来。后来他由父母带着到镇派出所报案,由于报案时能准确说出两个歹徒的特征,不到一个小时,两名歹徒就被警察缉拿归案。
    (1)从性质上说,两名歹徒的行为是什么违法行为?这种违法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请你评析小秦的行为。
    案例二:一个10岁女孩因为其父欠高利贷还不上,被两名持刀追债的壮汉劫持。晚上10点,她谎称肚子饿,要求吃东西,歹徒遂带着她一起去吃夜宵,趁歹徒不备,她向饭店老板做出痛苦的表情,请求帮助,聪明的饭店老板看懂了她的求助,立即设法报警,10分钟后,两名吃饱喝足的歹徒被民警当场抓获。
    (3)上述两则案例共同说明了什么?
    (4)请写出至少两条面对侵害时青少年自救和求救的办法。

    组卷:6引用:2难度:0.4
  • 17.【推进依法治省你我共同参与】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安徽省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红旗中学八年级(2)班同学们在道德与法治课老师的带领下,开展“法律进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为组织法律知识小竞赛活动,同学们搜集到以下两幅漫画:
    (1)两幅漫画分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这次活动得到了辖区派出所的大力支持,学校准备邀请公安干警为同学们作法治报告。
    (2)你觉得给学生作的法治报告最好符合哪些要求?
    派出所派出了刘警官给同学们做法治报告,在报告中他提到这样的信息:
    团北京市委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就北京市青少年不良行为展开调研。调研报告指出,从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类型看,主要集中在“抽烟喝酒”,“逃学、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及“与社会不良人员联系”4个方面,这些行为往往相伴相生。不良行为与犯罪关系密切,若缺乏有效监管,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3)这段信息对于我们青少年学生有哪些方面的警示?
    在法治教育主题班会中,老师列举了校园暴力的一些典型案例,告诉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学校中也不例外。
    近年来频频见诸媒体的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事件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那么,当遇到此类事件孩子们会怎么做呢?南京秦淮警方走进校园进行了调查。让人意外的是,受访的100名学生中,有25%选择了忍气吞声,还有7%选择伺机报复,以暴制暴。
    (4)请运用“善用法律”的相关知识,就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组卷:10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