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长城中学等四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显微镜下(侧面提供光源)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小颗粒,下列选项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最佳依据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2.著名的科学家奥斯特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了电流能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从而进行持续研究,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他的最初发现来源于( )
组卷:5引用:2难度:0.5 -
3.学习科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科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4.下列是对细胞、组织有关知识的叙述,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5.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下列生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①蚯蚓 ②沙蚕 ③蜗牛 ④青蛙 ⑤鳝鱼 ⑥青蛇 ⑦蝙蝠.组卷:69引用:1难度:0.5 -
6.学习了科学测量后,我们知道以下表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7.泰顺乌岩岭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即使进入寒冬季节,依旧景色宜人.某学生参加“感受自然”活动时,记录了若干观察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26引用:3难度:0.5 -
8.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03引用:2难度:0.5 -
9.由内到外,地球可分为( )
组卷:24引用:1难度:0.5 -
10.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 )
组卷:20引用:1难度:0.5 -
11.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5℃,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的情况下,先后量出小英和小刚的体温,两次测量结果为38.5℃和39.2℃,那么肯定有发烧现象的是( )
组卷:14引用:3难度:0.5
三、探究题(本题共10格,每空格2分,共20分)
-
33.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温度计进行专题研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温度计: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透明细吸管,通过橡皮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量次序 1 2 3 4 5 6 温度t(℃) 17 19 21 23 25 27 水柱高度h(cm) 30.2 25.0 19.8 14.6 9.4
(1)当温度升高,管内水柱高度h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根据表中的数据第6次水柱高度为 cm。
(3)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依次
是 (选填“由小到大”“由大到小”或“无法确定”)。组卷:198引用:4难度:0.5 -
34.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后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选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 (选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后量筒的两次示数如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厘米3。
(4)如果甲同学在量筒内放入石块后,读数时没有平视量筒而是仰视,则这块碎石的体积将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组卷:35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