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2017年单元检测卷(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蒙阳新星学校)(3)
发布:2024/10/27 22:30: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选出填入下列括号内,共50分)
-
1.用黄豆发豆芽,1千克黄豆可长出4-5千克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的总的质量变化是( )
组卷:50引用:5难度:0.9 -
2.判断萝卜属于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组卷:8引用:5难度:0.7 -
3.下列有关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732引用:72难度:0.9 -
4.种子的主要部分是( ),实际上就是植物幼小的生命体.
组卷:12引用:6难度:0.7 -
5.我们吃的大米、面粉主要是种子的( )
组卷:29引用:14难度:0.9 -
6.与种子萌发无关的外界条件是( )
组卷:8引用:9难度:0.9 -
7.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
组卷:13引用:31难度:0.9 -
8.发育成桃的种子的结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9.在果树开花季节,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其主要原因是( )
组卷:86引用:20难度:0.9 -
10.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258引用:79难度:0.9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29.某现代化温室蔬菜实验基地,要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了同一品种,生长状况和质量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丁、戊五组蔬菜,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暗处理1小时后,分别测出其质量变化;然后再同时置于光照下1小时(光照强度相同),分别测其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请分析数据,回答问题.(实验中不考虑蒸腾作用对蔬菜质量的影响)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戊 温度(单位:℃) 23 24 25 26 27 暗处理1小时后质量的变化(单位:mg) -1 -2 -3 -4 -2 光照后1小时与暗处理前的质量变化(单位:mg) +1 +2 +3 +4 +2
(2)将蔬菜光照1小时后,五组蔬菜的质量都增加了,原因是
(3)依据实验结果,要提高温室内该蔬菜的产量,你认为应如何调节温室内的温度?组卷:139引用:21难度:0.3 -
30.李老师虽年已古稀,但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分析其原因,这与他广博的生物学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式密切相关:
(1)夏天傍晚选择树林中的小路散步,他感觉此时此地空气清新、凉爽、湿润。你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绿色植物的
(2)晨炼不去树林而是选择小河边,是因为夜幕降临,树林中树木的
(3)李老师晨炼时有次随手掐断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茎,发现茎的断面有白色的汁液渗出,你认为汁液来自茎的
(4)李老师的锻炼对环境的选择引发了吴庆珅同学的好奇心,他用仪器测量了小树林中24小时的某气体的数字变化,并把这些数字用曲线表示如图1:你认为吴庆珅测量的是
(5)吴庆珅将图2植株中甲叶片的主脉切断,乙叶片的两面对应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暗处理一昼夜后,再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漂洗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C两部位未变蓝色,B部位呈蓝色。则上述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组卷:526引用:3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