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必修5《第二单元》2019年单元测试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阅读理解(50分)
-
1.(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新刊欧阳文忠公全集序
[明]钱 溥
欧阳文忠公,庐陵人也。庐陵旧有公全集本,既而收上内府,而天下遂不复得是全集久矣。海虞程君宗,广求之而得于胡文穆公家,盖内出本也。亟命工翻刻于郡横。适予使交南至庐陵,其郡博郑钢,首进而请曰:“使庐陵文献足征而使天下复有是集者,太守功也。愿一言序其首。”予峻拒之弗获,至舟不能行,乃抚然有间曰:“士非文章之难也,而以文章救世为难。”荀、韩、黄老之学起,斯道遂亡于秦。幸而韩愈氏出,慨然以斯道为己任,其文章足以革弊而拯弱。尝曰“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则亦隐然自任其传矣。后又变而为五季衰陋之习,虽宋兴七十有余年,而学者亦未易遽复于古。一旦欧阳子出,以文章道德为宗师。若范仲淹之贬于饶也一时名士目为党人公在谏院为《朋党论》以献群言遂息不然党锢之祸成矣。嘉学者争尚怪僻为奇,文体大坏,公知贡举,黜险怪而录雅正。士初喧然腾谤,其后不五六年,文格遂变而复古,不然弊将若何而止哉?世所谓文章必以救世为难也。
虽然,当是之时,倡而和者,韩有柳宗元,欧阳有苏氏父子,其他李翱、张籍之流,曾巩、尹洙之辈,声振而气从,金舂而玉应,文非不美也,而较其救世之功,则若列星之有五行,众山之于五岳,其功化发育呈露,盖自有不侔者。宜其崛起于千百载之前,而并耀于千百载之后,而渺焉未有能继之者。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盖唯有二公焉。
是集之行,程君嘉惠后学亦至矣。使善学者诵其文而知能以身任国家安危之计,其用舍为世所重轻,进不知富贵为乐,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已。后学云间钱溥,谨书于螺川驿。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附录》)(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范仲淹之贬于饶也/一时名士目为党人/公在谏院/为《朋党论》以献/群言遂息/不然/党锢之祸成矣/
B.若范仲淹之贬/于饶也一时/名士目为党人/公在谏院为《朋党论》/以献/群言遂息/不然党锢之祸成矣/
C.若范仲淹之贬于饶也/一时名士目为党人/公在谏院为《朋党论》/以献群言/遂息不然党锢之祸成矣/
D.若范仲淹之贬/于饶也一时/名士目为党人/公在谏院/为《朋党论》以献/群言遂息/不然/党锢之祸成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文中的“文忠”应是欧阳修的谥号,故称欧阳文忠公。
B.古代有一种序是临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文中所指的“序”应是赠序。
C.黄老之学是除老庄学派之外道家的最大分支,学派思想尚阳重刚,产生于战国时代;该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
D.附录指附在正文后面与正文有关的文章或参考资料,文中所指的应是有关《欧阳文忠公集》的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来刊印的欧阳修全集本被内府收藏,天下好久没有欧阳修全集流传,于是海虞人程宗广泛寻求欧阳修全集,最终在胡文穆家发现内出本。
B.钱溥在赴交南的行程中收到庐陵郡博郑钢赠送的欧阳修全集刻本,郑钢请他为欧阳修全集的刻本写序,他拒绝了这个请求,但没有成功。
C.韩愈、欧阳修倡导文学革命都得到众多有识之士的响应,但这些有识之士的文章不够精美,救世的功效也不能与韩愈、欧阳修相提并论。
D.钱溥认为读欧阳修的文章可以让人增强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肯定了欧阳修作品的思想价值,也肯定了程宗重刻欧阳修全集的社会影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幸而韩愈氏出,慨然以斯道为己任,其文章足以革弊而拯弱。
②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已。组卷:1引用:1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尚书屯田外郎赠兵部员外郎钱君墓表
欧阳修 君讳冶,字良范,姓钱氏。明道二年六月十一日,以疾卒于家,享年五十有二。
君少好学能为文辞家贫其母贤尝躬织以资其学问每夜读书母为灭烛止之君阳卧母且睡辄复起读。州举进士第一,试礼部高第,遂中甲科。为吏长于决狱,历六县,皆有能政。
潮州自五代时,刘氏暴残其民,君为海阳经年,民归业者千余户,由是海阳升为大县。潮之大姓某氏火,迹其来自某家,吏捕讯之,某家号冤不服。太守刁湛曰:“狱非钱君不可。”君问大姓,得火所发床足,验之,疑里仇家物。因率吏入仇家,取床,折足合之,皆是。仇人即服曰:“火自我出,然故遗其迹某家者,欲自免也。某家诚冤。”君即日出某家狱,致仇人以法,举州称为神明。
其佐宣州,数决大狱,及旁近郡狱有疑者,皆归决于君。工部侍郎凌策知宣州,尤称君文学,曰:“吏事不足污子,当以文章居台阁。”欲荐其文,未及而策卒。初,宣州官岁市茶于泾县,命君主之。策子不肖,以恶茶数千斤入于官,君立焚之,以白策,策益以此知君。策卒,君叹曰:“世无知我者矣。”
在麻城,以茶课岁增五倍,遂迁著作。金堂故多盗,君以伍保籍民,察其出入,凡为盗者,许其徒告以赎罪,盗遂止。会甘露降其县,明年,麦禾大稔,麦一茎五歧、禾一茎五穗者,县人以为君政所致,谓之钱公三瑞。君叹曰:“吾知治民尔,瑞岂吾致哉!”县人为君立生祠。如皋民不农桑,以盐为生。君曰:“使民足以衣食,盐犹农也。”乃悉求盐利害为条目,民便其利而盐最增积,以石数者至四十五万。君在如皋,时年五十。或叹其仕不达,君曰:“使吾政行于民,是达也。”蔡文忠公为御史中丞,数欲引君为御史,会君卒。君平生所为文章三百余篇,号日《晦书》。
(选自《欧阳修集》卷二十五,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少好学/能为文/辞家贫/其母贤尝躬织/以资其学问/每夜读书/母为灭烛/止之君阳卧/母且睡/辄复起读/
B.君少好学/能为文/辞家贫/其母贤/尝躬织以资其学问/每夜读书/母为灭烛/止之君阳卧/母且睡辄复/起读/
C.君少好学/能为文辞/家贫/其母贤/尝躬织以资其学问/每夜读书/母为灭烛止之/君阳卧/母且睡/辄复起读
D.君少好学/能为文辞/家贫其母贤/尝躬织/以资其学问/每夜读书/母为灭烛止之/君阳卧/母且睡辄复/起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治家贫好学,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官后历任六县,且都有善政。
B.钱治擅长断案。在潮州因审理一桩纵火案被人称道,在宣州时又多次判决大案。
C.钱治的文章也很出色。他一生写了三百多篇文章,被工部侍郎凌策推荐给台阁。
D.钱治淡泊名利。当别人为他仕途不顺而叹息,他自己更关心政令是否有利民生。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火自我出,然故遗其迹某家者,欲自免也。某家诚冤。
②策子不肖,以恶茶数千斤入于官,君立焚之,以白策,策益以此知君。组卷:5引用:2难度:0.9
三、语言文字运用题(共2小题,满分11分)
-
6.如图是某公益慈善项目“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流程图,请把此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组卷:6引用:3难度:0.5
三、写作(50分)
-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青年人中流行一句话,叫“谁的青春不迷茫”,可是,驻藏战士说:我告别霓虹和繁华,在绿色军营戍守雪域边关,我的青春有担当,我的青春不迷茫;
快递小哥说:我告别农村与父母,在城市的街道穿梭往来,我的青春有责任,我的青春不迷茫;
青年学生说:我走进学校与课堂,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徜徉,我的青春有信仰,我的青春不迷茫。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简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组卷:28引用:2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