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四中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
发布:2024/9/28 2:0:1
一、积累和运用。
-
1.阅读。
ㅤㅤ曾几何时,祖国您历尽磨难,饱受沧桑。侵略者的魔爪,将您瓜分【甲】冒险家的肆虐,将您洗净。您每一寸土地,都被烙上深深的血痕,您每一张容颜都布满了惊恐!山河在páo xiào,松涛在哀鸣。然而英雄的中国人民并没有趴下,一颗颗忠心,一首首悲歌,化作那一声声呐喊,一股股豪情!多少仁人志士dān精竭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乙】人民幸福,筑起了坚强不屈的民族脊梁,铸就了坚不可cuī的血肉长城。
ㅤㅤ多少年来沐雨栉风,风雨兼程,国庆佳节之际,神州大地山河壮丽,旌旗飘扬,万众欢腾。曾经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如梦初醒,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尽展新颜。如今的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1)根据拼音在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páo xiào
②dān
③坚不可cuī
(2)在【甲】【乙】两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尽磨难”“国家富强”“沐雨栉风”分别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
B.“曾经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如梦初醒”中“满目疮痍”“如梦初醒”运用正确。
C.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子无语病。
D.“旌旗”是指旗帜的总称。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2.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树树皆秋色,
②
③大漠孤烟直,
④
⑤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三峡》中运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组卷:3引用:1难度:0.7 -
3.综合性学习。
ㅤㅤ【材料一】新京快报讯1月25日,微信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谣言专项治理的公告》,将对违规的信息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并视其违规程度对违规账号进行阶梯式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对账号或账号功能进行限期或永久封禁处理。
ㅤㅤ微信平台表示,(A)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在全国各地持续传播,引发广泛社会关注。与此同时,各类“网传”“听说”类谣言信息也不断刺激着大家的恐慌情绪。
ㅤㅤ为了构建更加绿色健康的微信生态环境,微信将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谣言的清理专项,持续加强整治;同时也欢迎用户对相关谣言进行投诉。
ㅤㅤ微信安全中心提醒:疫情面前要格外保持冷静理性,广大用户应从疾控或医疗机构、权威新闻媒体了解疫情信息,相关防疫信息以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为准;(B)不要听信谣言,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提高警惕和识别能力。
【材料二】漫画。
①请给上面消息拟一个标题。
②材料一中的划线句仅有一句有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③请结合材料二漫画的内容,说说漫画的寓意。组卷:6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理解
-
10.阅读下面邓宗良的散文《外婆的身影》,完成小题。
ㅤㅤ①外婆坐在灶间矮矮的凳子上,往灶膛里送稻草,我的背挨着她的背,两只小手玩着火柴盒里的蚕,或反反复复翻看一本小人书。外婆冲着灶膛的脸,烤得通红,额头挂满了汗珠。她手里的蒲扇总是伸到背后,不停地给我扇风。
ㅤㅤ②外婆家的庭院不大,铺着的红砖早就变成青灰色,缝隙里长着毛茸茸的绿苔,外婆天天用笤帚扫。靠近排水口的那一面墙,绿苔从墙脚一直爬到了墙顶,像是被外婆从地面赶到了那里。
ㅤㅤ③外婆早就驼背了,看上去显得更加矮小。她天没亮就开始忙,一直忙到天黑,忙得连直起腰的工夫都没有,我总觉得这造成了她的驼背。然而她走得飞快,摆动的双手就像划起来的小船桨。她在庭院里走,在小巷里走,在街市里走,像一团被风吹动的影子,轻盈地飘来飘去,永远停不下来。只有到了晚上,饭桌收拾干净了,灶台收拾干净了,一家人的衣服洗好晾起来了,外婆才在院子里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坐下来前,她从水缸里舀上一盆水,在脸上打上肥皂,使劲地洗去一天的汗渍和尘埃。她的双眼在满脸的肥皂泡沫里张开着,好像还在惦记着什么。忙碌一天后坐在院子里跟我母亲聊天,是外婆最惬意的时刻。外婆没说几句话,就打起瞌睡,一小会儿又清醒了,问:“说到哪儿啦?”这场景舒适,慵懒。三代人想到哪儿聊到哪儿,前言不搭后语;闪烁的星星、不知不觉移动着的月亮,像稔熟的邻居,像永不更换的舞台布景,陪着我们打发时间;外公割回来的青草里,昆虫唧唧地欢叫;拴在小厢房里的小牛犊,反刍的咀嚼声循环往复,让人昏昏欲睡。
ㅤㅤ④外婆掌管着这个大家庭,一切都装在她脑袋里。外婆不识字,不会记流水账,一个家庭全部的收入和支出,想象不出她是怎么管的。女人管钱,是当地习俗。外公挣的钱,回家就扔到饭桌上,一分都不留,出远门需要用钱,跟外婆要就是了。外公欠了谁多少钱,告诉外婆,外婆也不多问一句,马上还给人家。大小节日目不暇接,需要什么外婆总是备好;亲戚邻居中谁有红白喜事,外婆都心里有数。
ㅤㅤ⑤外婆对外公年迈的父亲——她的公公,很是孝顺,像供奉着一尊神仙。外公还有个弟弟,兄弟俩轮流接老父亲到自己家,一个月一换。这是给俩媳妇出的试题。老人家已经走不动了,每次轮换都是外公兄弟俩抬着。老人家一团白花花的胡子,像变魔术似的从鼻孔呼出来,颇有飞瀑直下的气势。没有晚辈的孝顺,老寿星哪来的怡然自得和气定神闲?伺候老寿星,外婆树立了标杆,家人外人都这么说。外婆总是买最新鲜最肥美的鲜鱼,清水煮熟,配上软米饭、切碎的嫩菜心、香浓的鱼露,摆放到老寿星面前的小饭桌上。米粒和碎鱼渣会落在他亮晶晶的长胡子上,守在一旁的外婆用毛巾轻轻擦掉。老寿星笑眯眯的,真像年画里的千年老寿星。
ㅤㅤ⑥外婆的舞台就是这个小小的宅院,舞台上的每一个角色,她都要一一安顿好。儿子该娶媳妇了,她准备体面的礼金,布置好婚床,操持好婚宴。三个女儿一个个出嫁了,她一视同仁准备好像模像样的嫁妆。嫁出去的女儿们,憋屈时会回来跟她哭诉,她陪着掉眼泪,然后用一席暖心的话宽慰女儿,给女儿找到回婆家的妥帖的理由,准备婆婆喜欢的礼物。宅院里的故事平平淡淡,日出日落,年复一年,日子就像小镇坡地下的小溪,清澈,平静,缓慢,悠长,永不会干枯。
ㅤㅤ⑦每年入冬后,外婆都要准备过年的年糕。门楼间有舂米的石臼,外婆叫来我母亲帮忙。母亲拉着挂在屋顶的绳子,踩着石臼翘板的一头,反复撞击石臼里泡好的糯米。“咚咚”的舂米声,填满了宅院。外婆驼着背,几乎趴在石臼边,木杵升起的每一个瞬间,她的手就灵巧地翻动一下石臼里的糯米,天衣无缝。外婆这个动作,一做就是半天。她的身影好像融化在这个场景之中。
ㅤㅤ⑧宅院里劳作的声响、雨声、风声,轻重缓急,若隐若现,一年四季各不相同,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在熟悉的声响里,外婆的身影逐渐变得更矮,更小,动作也更缓慢。最后,不知是外婆带走了这些声响,还是这些声响带走了外婆。
ㅤㅤ⑨我在离家乡很远的北京工作。外婆快不行时,叮嘱我母亲不要告诉我,不要让我为了送她来回跑。外婆到了这个时候还念叨着,这孩子从小身体就不好,常肚子疼得满地打滚,不知现在还疼不疼。之前每次回老家见到外婆,她也都会问我肚子还疼不疼。问这话时,外婆慈祥的目光像水一样柔软,落在我的眼睛上,也落在我的心坎里。
(1)回忆性散文主要用典型事件来回忆人物,本文回忆了关于外婆的诸多往事,请简要概括。
(2)请对本文的第⑧段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从结构、内容、语言等角度)
(3)按要求回答下面两小题。
①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
②结合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说说表达效果。
外婆总是买最新鲜最肥美的鲜鱼,清水煮熟,配上软米饭、切碎的嫩菜心、香浓的鱼露,摆放到老寿星面前的小饭桌上。
(4)结合文章内容,简析外婆的人物形象。
(5)本文的标题是“外婆的身影”,也有人说以“外婆”为标题更好,你认为呢?说说理由。组卷:18引用:1难度:0.5
三、作文
-
11.请以“有一种幸福叫守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组卷:1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