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初中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7/7 8:0:9

一、基础积累及运用。

  •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当祖国点燃七十huá  dàn _____的礼花时,我们一起为共和国举杯祝福A仪仗队奏响了雄浑liáo  liàng _____的《义勇军进行曲》,勇往直前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祖国生日。在那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前,一个个红灯笼sù  shuō _____着不朽的传奇。站在历史新起点的中国,是一个在和平中走向伟大的国家,是一个期盼与世界  B  (享受   分享 )成功喜悦的国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词语。
    (2)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A处的标点符号是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B处。
    B处的短语是
     

    组卷:8引用:2难度:0.7
  •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3)
     
    ,若出其里。(曹操《
     
    》)
    (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子曰:“温故而知新,
     
    。”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7)
     
    ,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
    (8)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
     
    》)
    (9)
     
    ,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0)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组卷:3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

  • 5.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北史•孝行传•张元》)【注释】①阡陌:田间小路。②延:引进,请。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公然曰
     

    ②未若柳絮风起
     

    ③惶惶阡陌间
     

    见而不收养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白雪纷纷\何所似?
    D.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
    (4)联系全文,【甲】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何作用?
    (5)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乙】文中的张元是一个怎样的人?

    组卷:8引用:2难度:0.3
  •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丁立梅ㅤㅤ①芦苇的花,最不像花,像是用轻软的丝絮絮出来的。
    ㅤㅤ②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沟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亲亲密密。它们是最讲团结精神的。这一点,比人强。人有时喜欢离群索居,喜欢特立独行。所以,人容易孤独,而芦苇不。
    ㅤㅤ③风吹,满天地的苇花,齐齐的,朝着一个方向致意。它让我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样的诗句来,那是极具苍茫寥廓,极具凄冷迷离的景象。可是,我眼前的苇花不,一点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团一团的温暖。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ㅤㅤ④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一旁的农人经过,看我一眼,笑笑。走不远,复又回过头来看我一眼,笑笑。他一定好笑我的行为,采这个做什么呢!
    ㅤㅤ⑤我是要把它带回家的。家里有花瓶,靛青色的,上面拓印着一片一片肥硕的叶。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在江西读书,不远千里给我捎回来的。花瓶太大,没有花能配它。插两枝苇花进去,却刚刚好。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
    ㅤㅤ⑥来我家的人看到,惊奇一声,这不是芦苇吗!
    ㅤㅤ⑦当然是。寻常的物,换了一个环境,就显出不寻常来。有一句话讲,环境造就人。其实,环境也造就物的。
    ㅤㅤ⑧我的老父亲看到,却吃吃笑出声来。他说,丫头,亏你想得出。我知道父亲笑什么,老家遍地芦苇,没人拿它当宝贝的。
    ㅤㅤ⑨冬天,农闲。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沟边河边割芦苇,运回家当柴火。一丛一丛的芦苇倒下,苇花受了惊吓,扑扑扑,四下飞散,飞絮满天。农人的头上身上,都沾满苇花。他们把它当尘一样的,随便拍拍,轻描淡写。弯腰,却在小鸟用苇花垒成的窝里,捡到几只还温热着的鸟蛋。他们很高兴地把鸟蛋揣进怀里,哪里顾得上半空中鸟的凄凄鸣叫呢。他们的眼前,晃过家里几个孩子的小脸。请原谅,贫穷年代,那是孩子的美食。
    ㅤㅤ⑩我的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她称苇花叫茅花。那个时候,天冷得嘎嘎叫啊,我的手冻得裂了口子,还是一条沟一条沟去摘茅花,摘回来给你爸絮枕头,絮尿垫。茅花软乎乎的,我的儿子枕在上面睡在上面就不冷了。——祖母每说到这儿,就停下来,眼神里波光乍现。她想起她初为人母的幸福时光了,多遥远呐。而我,总会在她的话里,发好一会儿的呆。我转身,看着头发已渐灰白的父亲想,这么老的父亲,也是被他的母亲疼大的。人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样的爱啊,年年复年年,如苇花。
    ㅤㅤ⑪也见过村人用苇花编毛窝的。这是一种草鞋,编出的毛窝,像毛茸茸的小船儿。天寒地冻,冻僵的双脚,伸进毛窝里,又轻软,又暖和。人被冻僵的神经,也一下子活络起来。贫穷年代,它默默无闻地,温暖了多少双脚啊!
    ㅤㅤ⑫现在,毛窝已很少见了。今年,我去一个山沟沟游玩,在一间供游人游览的旧作坊里,赫然见到毛窝。它们被染成五颜六色,一双一双串在一起,挂在墙上,成了艺术品。
    (1)作者围绕苇花写了哪几件事?
    (2)说说标题“温暖的苇花”有什么作用。
    (3)作者在记叙“我”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将它插在花瓶中这一事件时,分别写到了农人和父亲的笑,各自的原因是什么?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
    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组卷:7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