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六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5/1/4 9:0:2

一、积累运用(73分)

  • 1.看拼音,写词语。
    (1)妈妈准备了我最爱吃的là bā zhōu
     
    ,那nóng chóu
     
    的样子真让我喜欢,我急忙用筷子 jiǎo bàn
     
    了一番后就痛快地吃了起来。
    (2)zhǎ yǎn
     
    就到了yuán xiāo
     
    节,rán fàng
     
    完鞭炮,爸爸就开车带我们去庙会看舞龙表演,随着一声锣鼓响起,整个街上人群fèi  téng
     
    起来。
    (3)因为我这个不及格的分数,妈妈一直niàn dāo
     
    我,令我很惆怅;爸爸一直不高兴更是令我jīng huáng
     
    。就连这个míng mèi
     
    的阳光好像也在嘲笑我。

    组卷:8引用:3难度:0.7
  • 2.查字典填空
    “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腻”在字典中解释有:①食品中油脂过多;②因食品中油腻过多而使人不想吃;③腻烦、厌烦;④细致;⑤黏;⑥污垢。下列词中的“腻”分别应该选择哪种解释。
     

     

     

    组卷:568引用:4难度:0.7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20分)

  • 3.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6引用:2难度:0.5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14引用:4难度:0.7
  •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13引用:3难度:0.7

二、阅读理解(27分)

  • 16.关于“南通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一:民间的言论:
    ㅤㅤ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居然不会讲南通本地话。再看15岁的儿子,虽会说几句,但老南通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存活多久呢?
    ㅤㅤ2楼:我女儿上学是普通话,家里人和她交流也是普通话,方言当然不会说了。
    ㅤㅤ3楼:也许有一天,方言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ㅤㅤ4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越来越多,方言太土,还是说普通话好。
    ㅤㅤ5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再说,南通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二:学者的言论:
    ㅤㅤ①“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 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
    ㅤㅤ②“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程乃珊(著名作家)
    ㅤㅤ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敬文东(文学博士)
    (1)材料中关于“南通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归纳出3点:
    现象:
     

    原因:①
     
    ;②
     
    ;③
     

    (2)你最赞同哪位专家的观点?用两三句话说说你的理由。
     

    (3)有人提出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有人提出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有人提出工作用普通话,生活说方言。如何正确处理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的关系呢?请结合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阐述你的想法。
     

    组卷:14引用:3难度:0.5
  • 17.记住与忘记ㅤㅤ①我的妈妈(不仅 因为)
     
    是我的妈妈,也是我的朋友。上学的时候,班里发生什么事、同学之间的相处,我都会讲给妈妈听。她常常教育我,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ㅤㅤ②长大工作后,与单位同事相处产生矛盾,我也会讲给妈妈听,她经常规劝我,做人要宽容,来化解我心中的怨气。
    ㅤㅤ③有一次,因为与一位素日要好的同事发生矛盾,(所以 而且)
     
    冲突很厉害,我觉得对这位同事帮助很大,他不该以怨报德。妈妈一直耐心做我的思想工作,可是这一次有点想不通。
    ㅤㅤ④妈妈在大学里做过学生的政治辅导员,她默默地注视了我一会,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ㅤㅤ⑤说在阿拉伯有位著名的作家叫阿里,他与朋友吉伯、马沙三人外出旅行。三个人在经过一处山谷时。马沙一不小心差一点失足滑落山谷,吉伯拼命拉住他的衣襟,将他救起。为了永远记住救命之恩,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用刀刻下一行大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ㅤㅤ⑥几日后来到一条河边。吉伯和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吉伯一怒之下打了马沙一记耳光。马沙控制了自己,没有还手。他跑到沙滩上,用力在沙滩上写下一行大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记耳光。
    ㅤㅤ⑦这次旅行结束后,有一天,阿里不解地问马沙:“你为什么要把救你的事刻在石头上,而把打你的事写在沙滩上?”马沙回答说:“_____。”
    ㅤㅤ⑧讲完这个故事,妈妈平静地对我说:“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矛盾和冲突,(即使 既然)
     
    是和你最好的朋友。我们应该记住别人对你的好处,忘记对别人的怨恨。学会理解和宽容,你才会慢慢长大,你人生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画去。
    (2)根据提示画句子。
    Ⅰ③自然段中的“以怨报德”具体指什么?用“_____”画出来。
    Ⅱ用“~~~~”画出点明文题的一句话。
    (3)第⑦自然段中,马沙该怎么回答呢?想一想,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写一写我们该忘记什么,又该记住什么。
    ㅤㅤ我们该忘记
     
    ,记住
     
    ;忘记
     
    ,记住
     
    ……
    (5)如果在你的班级有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闹矛盾,而且总是耿耿于怀,彼此互不理睬,请你运用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来劝劝他们。
     

    组卷:17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