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校际联盟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8 14:0:2

一、积累与应用(26分)

  •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诗文名篇,寄寓着情思和感悟,融进民族文化的血脉。遭遇挫折,以“①
     
    直挂云帆济沧海”进行激励;新旧更替,抒发“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豁达;读“③
     
    ,气象万千”,体会范仲淹笔下洞庭湖的晨昏变化;局势将变,陡然紧张,通过“溪云初起日沉阁,④
     
    ”体味;青春易老、相思悲苦,想到“晓镜但愁云鬓改,⑤
     
    ”;借月,表达对亲朋好友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⑥
     
    ”写景,“⑦
     
    ,⑧
     
    ,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苍茫大地,银装素裹,浑然一体;面对困顿前路,朝奏夕贬的韩愈,发出不惜残生之慨“⑨
     
    ,⑩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眼睛,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灵。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ㅤㅤ福建靠山临海,农林海产资源丰富,形成了长期以来独具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在与东南亚的交往中【甲】(A.推动 B.推进)了双方饮食习俗的交流融合,东南亚的烹调知识、烹调技术和烹调美学逐渐吸收了诸多福建元素。东南亚饮食文化中浓郁的福建元素,与历史上闽jí 移民群体在当地的不断迁徙和融合密切相关。美国人类学家尤金。安德森曾指出,“华人比其他移民群体能够更长久、更忠实地维(xì jì)他们的日常饮食习惯”。宋元以降,尤其是明朝以后,大量的福建人【乙】(A.纷至沓来 B.慕名而来),把家乡的饮食文化带到了东南亚。如19世纪中叶的爪哇,“市内1.2万人,华侨占1万人,张目四顾,尽数黄炎华胄,有福建乡村风味”。近代以来,【丙】
    (1)根据拼音为①处写出正确的文字,为②处加点字写出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
     
    (A.推动 B.推进)
    【乙】
     
    (A.纷至沓来 B.慕名而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进一步推动了福建饮食元素向东南亚传播
    ②福建向东南亚移民热潮的出现
    ③特别是带动了福建饮食在东南亚的再造和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组卷:18引用:4难度:0.8
  • 3.阅读《水浒传》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宋江道了一个喏,携了晁盖手,便投侧边小房里来。晁盖问道:“押司如何来的慌速?”宋江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冈事发了!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六人。济州府差一个何缉捕,带领若干人,奉着太师府钧帖,并本对门茶坊里等我。以此飞马而来报你。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时,更待甚么!我回去引他当厅下了公文,知县不移时便差人连夜下来。你们不可担阁。倘有些疏失,如之奈何?休怨小弟不来救你。”晁盖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去也。”
    (1)《水浒传》这部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写出众多草莽英雄的不同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
     
    的主题。选文中“黄冈事”是指
     

    (2)“文学是什么?”有人说文学是一面映射现实的镜子,有人说文学是一盏照进现实的灯。请结合《水浒传》整本书的阅读体验,说说在你的心里它是“一面镜子”还是“一盏灯”。

    组卷:14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64分)

  •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疫情积压的探亲访友、旅游过年、民俗体验、避寒和冰雪等出游需求集中释放,出游规模、消费结构、服务质量和市场主体获得感等指标如和煦的阳光洒满旅游的大地,奠定了全年旅游经济“高开稳增,持续回暖”的市场基础。但是,中国的旅游模式基本停留在早出晚归赶鸭式参观景点的传统模式上,固定路线、固定景点,已经难以适应那些对“个性化”有着挑剔眼光的游客。如何打造“个性化”“高品质”的旅游,已成为旅游从业者急需考虑的问题。
    【材料二】

    【材料三】
          个性化定制旅游服务这一模式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作为新型产品,它的前期开发需要大笔资金的支持。国家对于个性化定制旅游还没有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这将会导致旅游市场的紊乱,出现严重问题。此外,当前我国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极度缺乏,而个性化定制旅游是为了使旅游者获得更好体验感的旅行模式,这就需要旅游服务人员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更高的服务素质。虽然中国在个性化定制旅游这条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但个性化定制旅游必然是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与2019年同期持平。
    B.疫情后,公众出游需求集中释放,为全年旅游经济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C.由于“60后”父母更倾向温泉养生,这致使今年滑雪旅游的占比最低。
    D.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个性化定制旅游必将成为旅游业的主要经营模式。
    (2)请根据材料二两幅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为旅游从业者制定亲子游方案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
    (3)阅读材料一、三,谈谈如何解决我国个性化定制旅游发展存在的困难。

    组卷:57引用:4难度:0.5

三、写作(60分)

  • 9.【跨学科•物理】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结论:同一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物理实验课后,语文老师就上面的图片引导同学们进行小组研讨活动,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新发现。
          小语率先发言:我发现,我就像那个木块,我需要外界给我足够的动力,才能沉入知识的海洋。
          小文随后说道:我发现,只有自己足够努力,冲破桎梏,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1)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同一种物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发现。即使是约定俗成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会有新的发现。请以“我的新发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不少于600字;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小语、小文两位同学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新发现,是因为他们将木块置于不同的初始位置。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会将自己置于什么位置呢?若是面对与自己预期有差别的位置,我们又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呢?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不少于600字;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组卷:7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