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朝阳市部分学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近期,元宇宙成为媒介、文艺等领域讨论的热词,尽管元宇宙还仅仅是一种可能的“构想”,被作为元宇宙例证的也大多是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但这充分说明人们对新技术所创造的未来世界的狂喜和担忧。
          从技术革新的角度看,目前认为元宇宙最核心的标识是虚拟现实,是一种“新技术”带来的“质变”,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虚拟现实设备所制造的神经、身体幻象带来更真实的沉浸感;二是人工智能使得机器设备更加智能化,人文、社会等领域出现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应用;三是生物基因技术更加成熟,人机融合等赛博格(机械化有机体)现象变得更为日常,这些技术将可运用于帕金森、忧郁症等疾病的治疗。
          现代以来,新技术的革命必然会对原有的社会秩序产生影响,正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现代社会的形态,但与此同时互联网所制造的虚拟空间也与现实世界形成新的融合,或者说互联网嵌入现代社会,逐渐形成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社会。如果未来元宇宙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应用,那么元宇宙究竟是嵌入已有的社会结构,还是逐渐“蚕食/包裹”现有的社会形态,这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不过,技术的革命并不必然带来社会意义上的进步,有时候反而会固化既有的社会矛盾。在这个意义上,如何改造元宇宙,使其更好地促进社会自由与平等也是应该思考的维度。
          基于此,人们对元宇宙有着三重担忧。
          元宇宙的未来体验经常被类比为网络游戏,玩家进入游戏空间带来双重主体体验:一是高度自主化的主体,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选择不同的“剧情”,如同进入“自由自在”的极乐世界;二是“牵线木偶”般的被动主体,网络游戏里的所有选择都是在既定游戏规则下的可能性,游戏代码和后台数据如同上帝之手一样,使得主体变成了结构主义视野下的丧失主体性的主体,或者说是被意识形态臣服的主体。元宇宙让人们更形象地感受到这样两种分裂的主体状态,自主化的主体幻觉与被系统、算法派定了特定位置的主体。
          相比文字、美术、电影、电视所呈现的真实幻觉,元宇宙式的虚拟空间更容易“以假乱真”,如同钱学森用“灵境”来翻译虚拟现实,这是分不清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的世界;还如2011年以来英国 Mini系列剧《黑镜子》中很多关于未来社会的黑科技,有一个是意识、精神和思想都能变成可以上传和下载的数字信息,主体在云端将获得永生。元宇宙进一步印证了人们自以为真的“现实”不过是墙上的“阴影”。
          电脑界面、手机界面成为进入虚拟世界的“接口”。在虚拟世界中,人们的各种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人们变成元宇宙公民,在现实世界中处于去社会化、去社交化的状态,这就使得元宇宙变成一种对现实社会的“替代”。元宇宙让人们生活在具有数字社会性的云端社会,或者说元宇宙重构了新的虚拟社会空间。现代社会中既有的矛盾和问题,在元宇宙社会中也同样存在,甚至可能被放大和强化。
          如果换一个思路,与其批判元宇宙带来主体感、真实感和社会性的消失,不如反思元宇宙所塑造的虚拟社会的社会性议题。在大多数关于未来数字社会、信息社会的科幻电影中,存在着一种有趣的“悖论”:一方面在这些电影中会尽情展示未来科技的发达和智能化,如机器人替代了大部分工作,甚至星际穿越、基因改造也变成现实;另一方面这种未来世界在政治形态和社会结构上却大部分是高度等级化的封建制、奴隶制和殖民制。这成为科幻电影从《大都会》到《阿凡达》《饥饿游戏》《阿丽塔:战斗天使》《沙丘》等科幻电影一以贯之的传统,也就是说人们能够想象一个技术上无比发达的“元宇宙”,却无法构想在社会关系、政治形态上更进步、更平等和更自由的“新世界”。
          在这个意义上,对于元宇宙的反思依然无法脱离其政治经济学的维度,如果技术所表征的生产力依然无法与生产关系的改造相适应,那么元宇宙也只是旧世界的“镜花缘”,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满足的“欲望”提供一种想象性抚慰。
    ——(摘编自张慧瑜《元宇宙的“洞穴”》)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元宇宙还只是一种构想,但已经给人们带来关于未来世界的狂喜和担忧。
    B.在元宇宙中,人们将会在感受到高度自主化的同时,被后台系统和算法所控制。
    C.元宇宙是一种黑科技,因其虚拟空间真假难辨,所以人们将可以在云端获得永生。
    D.元宇宙是一种虚拟社会,未来,人们可通过电脑和手机进入元宇宙,成为元宇宙公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元宇宙中,人工智能应用将更加普遍,人们将可以通过人机融合治疗一些疾病。
    B.在现代社会中已然存在的婆媳矛盾,在元宇宙中,不仅存在,还会被放大和强化。
    C.人们对元宇宙的各种构想存在悖论:科技很发达,但社会关系不够进步、平等、自由。
    D.如果对元宇宙的反思增加社会性议题,元宇宙就不会是一种设想,而终会成为现实。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技术”带来的三个方面的“质变”是文章论述人们对元宇宙三重担忧的基础。
    B.文章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阐述人们对元宇宙使人失去真实感的担忧。
    C.结尾补充论证对元宇宙塑造的虚拟社会的社会性议题的反思,深化了中心论点。
    D.“一是”“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等词语,使文章思路清晰,论述更具条理性。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5)有人认为,人们关于元宇宙混淆了虚幻与现实、让主体沉迷其间等反思看似犀利,其实来自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讲述的“洞穴寓言”故事。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附:
          一群被捆缚的奴隶,每日在洞穴中看着墙壁上的影子,认为这些影子就是现实世界,直到有一个人逃离了洞穴,来到地面,看到阳光下的现实,才意识到墙壁上的是现实的影子。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寓言”

    组卷:19引用:2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长庄稼的马路
    庞  滟
          天空飘着细雨。我赶了最早的公交车,去单位做昨天被领导驳回的报告方案。路面黑漆漆的,延续的车辆和行人泅渡一般移动着。
          下车倒另一辆车时,我撞上了路边环卫工人的手推车,白衣服像一块白雪被糟蹋了。我刚要抱怨,一个钟盘大的七彩风车在它头顶上方“哗哗哗”地快乐旋转。我仔细看这破旧的推车,倒像一个随时等待冲锋的斗士——左面插着一把随风飞舞枝叶的竹扫帚,右边立着一把闪亮的平板锹,都笔直地冲向天空。我四处寻找——这个车的主人是什么样的人?喜欢把这么招摇的彩色风车绑在装垃圾的车上。
          一个驼背的老人拎着一个装垃圾的口袋,在不远处的树下认真地扫拢杨树挂和杂物垃圾,无视擦身而过的豪车靓女。他戴着一副长套袖,红色帽子和橘色工装都比裤子和鞋干净,驼着的背与地面快成了直角,花白的胡子有几天没刮了。
    “嗨,张老头儿,我家里有事,你右边这段剩下的,帮我扫一下啊。”一个胖大妈过来告诉驼背老人后,就蹬车匆忙离开了。
    “好好,俺干完这段,就去帮你干啊!”老人干脆地应着,皱巴巴的脸上荡漾着笑容,眯起的眼睛放着光,不时地望一眼太阳。
          接着,老人左边和左边的左边、右边的右边,都有环卫工人来找他帮忙,他都乐呵呵地回复:“好好,俺干完这段,就去帮你干啊。”
    “老人家,不能这样干活儿,他们在欺负你,知道吗?”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气愤地说。
    “没事没事,我身子骨还硬实,这点儿活儿比侍弄庄稼轻巧多了。老话说,‘吃苦就是吃补,吃亏是福’”。老人咧开缺门牙的嘴笑着说。
          我无言以对,上了另一辆公交车。我心里滚动着难以平复的怨气——今天要做出一个重要的抉择,炒领导鱿鱼。我讨厌领导的刁难、同事的排挤,厌烦每天重复没完没了的工作,半辈子都在度过内容相似的无意义的同一天,自己和刚才扫街道的老人有什么区别?
          好长时间,我都不想再看到那个驼背的老人,给心里添堵——他让我讨厌懦弱的自己和教我忍气吞声的父亲。
          梅雨季来临,马路两边的积水多了起来。我又看到一个佝偻的橘色身影,舞动着比他还高的扫帚,把低洼处的积水推向下水道入口,小心翼翼地避让行人。
    “喂,张老头儿,你怎么又跑到别人路段干活儿啊,显你勤快吗?还有,清理积水是集体干的活儿,你又擅自行动,这条路线其他人都没干呢。被领导看到,我们都得倒霉挨批。这些话,不止一遍告诉过你了。”一位穿着整洁的中年女人双手叉腰对驼背老人训话,“怎么不听管呢?再这样显能耐,告诉队长开除你。”
    “郑组长,俺,俺没有……显自己,就想早点儿把水扫干净,别弄脏走路人的鞋子。”老人垂下头,努力解释着。
    “不行,你得听统一安排。不要一整天都在这儿干活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组欺负你呢。还有,你天天帮别的工人扫大街,让大家养成惰性、旷工的习惯,形成恶劣的风气,这也是你的错误。不行就别干了,回乡下种地吧!”
    “组长,俺知道错了,别开除……俺听话,俺愿意干这活儿,只想着帮别人也是做好事,俺错了。俺不想走,俺想做个有用的人。”老人声音哽咽,后退到墙边,蹲在地上,用湿袖子抹脸。
    “唉,真怕你这样。”中年女人瞪了老人一眼,摇头叹息。
          看到中年女人离开,我从一棵树后转到老人面前,不解地问:“大爷,你受了这么多欺负,为啥还不想离开这儿?”
          老人摇摇头说:“一年前,俺在村里的地被征收了,闺女把俺接进城。俺喜欢侍弄土地和庄稼,俺想做个有用的人。这大马路就是俺侍弄的土地啊,你看看,上面走的人啊、车啊,都是多好看的庄稼啊。”老人憨憨地笑着,指出这几个人像玉米,那些人像高粱、像花儿,那些车像土豆……
          太阳出来了,照着驼背的老人。驼背老人像一棵熟透的向日葵,努力仰起低垂的头,看闪亮的太阳,看旋转的七彩风车,看马路上到处移动的庄稼。
    (选自《小说林》2021年11月9日)(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对老人出场的描写很有特色,通过描写老人的垃圾车来引出老人,吸引读者注意,让读者对老人的性格印象深刻。
    B.“老人声音哽咽,后退到墙边,蹲在地上,用湿袖子抹脸”一句运用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突出老人受到训斥的委屈和无奈。
    C.小说运用全知视角叙述故事,“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对老人的形象起到衬托作用。
    D.小说以“长庄稼的马路”为题,看似与生活实际相悖,实则突出老人对土地的怀念,警示人们对农村土地流失等问题的重视。
    (2)文中“我”面对老人的遭遇,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看到工友们都让老人帮忙扫地,因觉得老人受到了欺负而感到气愤。
    B.听到老人说“吃亏是福”时,“我”想到了自己的抉择,因而内心滚动着怨气。
    C.“我”看到老人因帮助工友扫地被郑组长骂时,感到不解:老人为什么不离开。
    D.听完老人关于土地和庄稼的说法后,“我”因老人的生活态度对老人产生敬意。
    (3)老人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文中多次出现“风车”这一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组卷:46引用:1难度:0.9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3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           ,那多半是你搞错了。实际上真正自律的人不但不觉得痛苦,反而比不自律的人更快乐也更幸福。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大脑里有一种“快乐神经”,就是内啡肽。只要刺激这种神经递质的分泌,就能提升幸福感。那么,②        
          内啡肽比较特别,促使内啡肽生成的因素是身体的疼痛,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内啡肽再适合不过。内啡肽是一种补偿机制,可以帮你隐藏身体的痛苦,让你坚持完成某个任务。如果你经常锻炼或跑步,在不断推动自己超越自我极限,咬牙坚持再多做10个动作,多跑一百米后得到的快感就是内啡肽带来的。奋斗之后的快乐,自律后的愉悦,很多都是源自内啡肽的作用。如果没有成为习惯,只是偶尔动一下,则对促进内啡肽分泌的作用不大,只有不断重复这种行为,让它内化成为自律的一种习惯时,③        。所以说,越自律,越快乐越幸福。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多处使用了第二人称“你”,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是“我们”,能否将“我们”换成“你”或者“你们”?请简要说明。
    (3)为什么越自律越快乐?请结合第二自然段的内容陈述理由。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组卷:71引用:2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如图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与思考?请结合自身成长写一篇文章。
          要求:全面理解漫画的内容,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3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