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2019年单元测试卷(云南省昆明市)(3)

发布:2024/11/30 21:30: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260引用:5难度:0.6
  • 2.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72引用:2难度:0.7
  • 3.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组卷:466引用:46难度:0.7
  • 4.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

    组卷:2689引用:127难度:0.9
  • 5.一九一五年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100周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首次参加,把山西汾酒带去参展,展期过半,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伤心至极的汾酒商人,高举一瓶汾酒摔在展厅,片刻酒商、酒鬼闻风而来……这与下列化学原理相关的是(  )

    组卷:446引用:9难度:0.9
  • 6.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组卷:461引用:25难度:0.9
  • 7.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 a、b、c 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26引用:19难度:0.7
  • 8.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实验,容器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  )

    组卷:110引用:48难度:0.9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 23.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提示:酚酞遇氨水变红色)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
     
    ,其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组卷:293引用:33难度:0.5
  • 24.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看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B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中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你认为
     
    猜测正确,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的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内容、方法 现象 结论
    用洁净的小烧杯取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不变色
     
    使酚酞变色(填“能”或“不能”,下同)
    取一张滤纸,滴入酚酞试液,待晾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  酚酞不变色 氨气
     
    使酚酞变色
    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 溶液变成
     
    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氨水能使酚酞变色

    组卷:55引用:7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